【ITBEAR】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迅速進步,AI大模型正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的新焦點。近日,多家車企紛紛透露了他們在智駕系統方面的最新動態,顯示出對AI大模型的強烈興趣。
在11月11日零跑汽車的三季度財報會上,公司高層宣布將加大在智能駕駛領域的研發投入。他們計劃在已有的高速NAP和城市NAC功能基礎上,進一步開發端到端的AI大模型智駕系統。該系統預計將在2025年實現量產,標志著零跑汽車在智能化賽道上的又一重要布局。
與此同時,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等行業領軍者也紛紛公布了各自的智駕發展路線。這些車企不僅加大了在智能駕駛技術上的投入,還相應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專門成立了負責端到端大模型研發的部門。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在智能化競爭的下半場搶占先機。
車企們對AI大模型的熱情并非空穴來風。乘聯分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10萬至20萬元價格區間的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快速增長。而在這個主流市場中,智能駕駛系統的配置率增速甚至超過了新能源車的滲透率。特別是在上半年,L2(含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10萬至15萬元級市場的滲透率已超30%,在15萬至20萬元級市場的滲透率更是高達60%。這表明智能駕駛正逐漸成為新能源車型的標配。
然而,在AI技術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正視其存在的局限性和挑戰。例如,在數據獲取和處理方面,AI技術仍面臨著高質量標注數據獲取的瓶頸;在適應復雜場景方面,車路云AI技術需要不斷提升以適應各種交通和天氣條件的變化;而在法律法規和倫理層面,隱私保護、數據安全以及自動駕駛的責任歸屬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一汽研發總院副部長李丹在近日召開的“2024中國汽車軟件大會”上指出了大模型在汽車應用上面臨的三大難題:專業知識缺乏、訓練無監督以及決策過程不透明。他認為,整個汽車行業應該聯合起來,共同構建一個安全、可信的數據共享空間,以打破數據孤島的限制,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為了響應這一號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信通院以及多家車企在大會上共同啟動了汽車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工作。同時,為了規范汽車數據處理活動,相關機構還制定并發布了汽車隱私保護能力測評規范和“汽車隱私保護”標識。
這一系列舉措顯示出中國汽車行業在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的決心和行動力。隨著AI大模型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日益豐富,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汽車將更加智能、更加安全、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