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中國插電混動汽車市場正迎來迅猛增長,今年1至8月全球市場份額高達76.6%,其中上汽集團等國內車企的混動技術成為關鍵推動力。這一技術的突破,特別是電池技術的革新,使得中國混動汽車從原有的以發動機為核心轉向了以電驅動為目標。
上汽集團乘用車副總經理祝勇指出,中國混動技術的超越,在于動力電池的性能和成本上的優勢。隨著這一優勢的顯現,發動機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從主要的驅動者轉變為了能量平衡的輔助者。
混動技術,將內燃機和電動機結合,根據連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串聯、并聯、串并聯和功率分流四種。國內車企如比亞迪、吉利、上汽榮威等開發的混動技術,多采用串并聯式,其優勢在于能夠靈活切換多種動力模式,從而更全面地兼顧能耗、平順性和續航。
與此相對,豐田的功率分流式混動技術雖然也類似串并聯式,但其更注重駕駛的平順性和內燃機的高效運行。然而,在插電式混動的趨勢下,日系品牌的混動車型因定位和經濟考量,多搭載小電池,并未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開發大電池混動車型。
全球新能源汽車轉型的趨勢下,插電混動汽車市場正在快速增長。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7%,而插混汽車同比增長高達46%。在中國市場,插混車型的銷量增速更是顯著,今年10月同比增長了116%。
面對這樣的市場形勢,上汽集團等國內車企積極推出新的混動車型。上汽乘用車近期就推出了兩款搭載DMH混動技術的新車,直接對標市場上的熱門車型。同時,上汽集團也在混動技術研究上不斷跟進和創新,希望借助混動市場的增速實現銷量的突破。
總體來看,中國插電混動汽車市場的崛起,不僅得益于技術的突破和市場的需求,也離不開國內車企的積極布局和創新。隨著混動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的持續擴大,未來這一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