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智能化和電動化的大潮中,汽車產業的變革日新月異,軟件定義汽車成為行業新的核心理念。這一轉變不僅重塑了汽車的功能和形態,更對芯片需求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
隨著燃油車向電動車的轉變,以及功能車向智能車的升級,汽車對芯片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專家指出,這一趨勢使得單車芯片價值大幅提升,甚至達到傳統燃油車的數倍之多。
面對芯片需求的激增,眾多車企開始尋求自研芯片之路。這背后不僅是對成本控制的考量,更是對供應鏈安全和核心競爭力的追求。
本土MCU領軍企業納新微電子的調研數據顯示,豪華車型在從傳統燃油車向智能電動車的演變過程中,單車芯片價值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變化不僅體現在芯片數量的增加上,更體現在芯片種類和功能的豐富上。
與此同時,長城汽車等主流車企也在積極布局芯片領域。他們通過自研或合作開發的方式,力求在芯片供應鏈上掌握更多的話語權。
然而,自研芯片并非易事。它需要車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面臨技術門檻高、研發周期長等挑戰。但即便如此,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以及構建更為穩固的供應鏈體系,車企們仍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道路。
在自研芯片的過程中,車企們也在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合作方式。他們通過與芯片廠商、科研機構等各方進行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汽車芯片產業的發展和創新。
雖然自研芯片具有諸多優勢,但并非所有類型的芯片都適合車企自研。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來看,MCU等控制類芯片相對容易形成商業閉環,而大算力SoC等高端芯片則面臨更大的挑戰。
總的來說,汽車產業的變革為車企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背景下,自研芯片成為車企提升核心競爭力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如何平衡投入與產出、技術與市場等因素,仍是車企在自研芯片道路上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