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中,20萬元以下的價格區間已成為眾多品牌爭奪的焦點。蔚來、小鵬等知名品牌通過推出子品牌或新車型來加強在這一市場的布局,而傳統車企也不甘示弱,紛紛推出價格更親民的增程或插混車型。
然而,對于一些新興的中小品牌來說,這場競爭無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藍電汽車,作為一個發布剛剛一年的新品牌,近期在市場上的表現就頗受關注。其旗下的藍電E5車型在上市后銷量一度飆升,但隨后又迅速回落,增長勢頭不再。
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藍電汽車今年4月推出了藍電E5榮耀版,定價在9.98-11.98萬元之間,并嘗試通過差異化策略在10萬級中型SUV市場中脫穎而出。然而,市場反響并未達到預期。
進入10月,藍電品牌再次發力,推出了藍電E5 PLUS,指導價范圍為9.98萬-13.58萬元,繼續聚焦在10萬元級市場。這款車型被視為是取代之前市場反響不佳的榮耀版的新作。
然而,從產品本身來看,藍電E5 PLUS在軟硬件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盡管它配備了不錯的座椅配置,但在用戶關注的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方面卻表現平平。例如,其智能座艙系統僅使用了HUAWEI HiCar 4.0,而智能駕駛方面則全系僅配備了定速巡航功能。
在營銷策略上,藍電汽車也顯得相對保守。與其他新能源品牌積極擁抱新媒體、與用戶進行直接溝通的做法不同,藍電汽車在營銷方面仍然沿用傳統的思路和方法。
這種傳統的產品定義和營銷思路在眼下這個流量時代顯然難以奏效。與同為傳統車企轉型或衍生出來的深藍、嵐圖、埃安等品牌相比,藍電的這種做法顯然很難在用戶群中樹立起自己的品牌標簽。
藍電汽車的誕生本質上是基于東風風光現有資源的再利用和再包裝。然而,這種為轉型而做的包裝可能過于倉促,并沒有激發企業內部為轉型做出真正的改變。這使得藍電汽車雖然看似是一個全新的新能源品牌,但內部運作仍然難以擺脫傳統車企的束縛。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型進入20萬元以下市場,藍電汽車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將不斷加大。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藍電汽車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