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一位名為趙女士的滴滴網約車司機陷入了一場合同糾紛。趙女士在滴滴平臺上與第三方租車公司簽署了租賃合同,然而,在一次出車事故后,她被告知需要承擔一部分車輛維修費用,這讓她感到十分困惑。
據趙女士回憶,當初在手機上手簽的合同并未包含此類費用分擔條款。然而,當她從平臺上調取合同時,卻發現合同上的簽字已被替換成了她的名字印章,并增加了一項關于加速折舊費的約定。
該條款規定,若租賃車輛因交通事故進行維修,且維修費用或報廢賠償金超過2000元,根據事故責任的不同,趙女士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這一發現讓趙女士感到十分震驚和無法接受。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趙女士首先聯系了汽車租賃方青島佳途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公司一直以來的合同都包含這一條款,其目的是為了降低出險頻率,提高司機的安全意識。他們解釋稱,由于營運車輛的特殊性,車輛投保時存在絕對免賠條款,因此公司需要在合同中設定這一門檻來保障自身權益。
然而,趙女士對此解釋并不滿意。她堅稱自己并未看到過這一條款,并質疑線上手簽合同的落款為何會變為印章。為了尋求更進一步的幫助,趙女士與《生活幫》幫辦一同前往了滴滴出行司機中心青島李滄萬達店。
在滴滴出行司機中心,工作人員向趙女士解釋了紅章可能是系統上的授權,但趙女士表示自己并未授權過該紅章的使用權。面對趙女士的質疑,工作人員建議她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幫助來解答疑惑。
目前,平臺方面正在積極協助趙女士調閱合同,并介入雙方之間的協調。同時,趙女士也在考慮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一事件也提醒了廣大司機朋友們,在簽署合同時務必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確保自己的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