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國內汽車市場,上汽集團一直是重量級的存在,然而近期其旗下品牌的一系列調整引發了廣泛關注。特別是榮威與飛凡兩大自主品牌的合并動作,更是成為業界熱議的焦點。
據悉,榮威與飛凡的合并進程正在加速推進,雙授權店的落地開業成為合并的重要一步。截至目前,已有72家雙授權店正式營業,預計年底前將完成100家的整合目標。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上汽集團對于品牌資源整合的決心,也反映了當前汽車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飛凡汽車,前身為上汽R,曾是榮威旗下的獨立新能源品牌。然而,在市場表現方面,飛凡汽車一直未能達到預期。數據顯示,去年飛凡汽車銷量僅為2.14萬輛,月均銷量不足2000輛。進入2024年,其銷量更是進一步下滑,前三季度累計銷量僅為5775輛。這樣的市場表現無疑給上汽集團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面對飛凡汽車的困境,上汽集團不得不進行戰略調整。合并榮威與飛凡,既是出于資源整合的考慮,也是為了提升品牌競爭力。然而,合并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雙方在組織架構、銷售渠道以及品牌定位等方面都需要進行深度的整合與調整。
目前,飛凡汽車雖然仍保持獨立運營狀態,但已與榮威汽車在人員和組織架構上進行了高度融合。雙方在上海總部的員工已共同辦公,并對部門進行了重新分工。這一變化無疑為兩大品牌的未來發展帶來了新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經銷商在品牌合并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有權選擇是否并網銷售,這無疑增加了合并的復雜性。在廣州等地,已有飛凡汽車門店選擇繼續獨立運營,這反映出經銷商對于品牌合并的不同態度。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上汽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步伐顯然受到了技術積累和市場需求的雙重挑戰。在急于加快新能源發展的同時,如何確保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成為上汽集團必須面對的問題。榮威與飛凡的合并,或許能為上汽集團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如何真正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競爭力,仍是擺在上汽集團面前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