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在汽車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背景下,“以價換量”與“提價保牌”兩大策略究竟何者更為明智,引發了業內外的廣泛關注。寶馬汽車在2024年第三季度作出的“降量保價”決策,成為了一場策略較量的試金石。
這一決策初期不乏質疑之聲,有觀點認為縮減終端售價降幅必將導致銷量下滑,甚至可能危及寶馬的市場地位。然而,經過七、八、九月的市場震蕩后,寶馬汽車在第四季度的首月重回銷量榜首,以51631輛的成績力壓奧迪和奔馳,證明了其“保價”策略的長遠眼光。
深入分析這一現象,不難發現品牌價值的重要性。對于豪華汽車品牌而言,產品價格的不斷下調往往意味著品牌定位的同步下沉。汽車產品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硬件層面,更包括無形的品牌價值。因此,一味降價可能會損害品牌力,進而影響產品的整體競爭力。
在這一背景下,奧迪汽車也展現出了相似的戰略思考。近期,奧迪不僅通過改名策略提升了產品定位,如將一汽奧迪A4L更名為一汽奧迪A5L,并同步引進多種版本的新車型,以豐富產品線。這些舉措旨在提升品牌形象,避免陷入無序的價格競爭。
奧迪還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品牌,這一轉型之舉不僅展現了其對未來市場的洞察,也被視為保護品牌形象、分散風險的重要手段。通過品牌形象多元化和賽道切換,奧迪旨在確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寶馬和奧迪兩大豪華汽車品牌的策略選擇,無疑為汽車行業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在追求銷量與保護品牌之間,找到平衡點至關重要。而長遠來看,維護品牌價值往往能帶來更為持久和穩定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