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太藍新能源與長安汽車共同研發的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在近日召開的發布會上宣布取得重要突破,該技術已通過權威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發布會上,太藍新能源的董事長兼CTO高翔博士詳細介紹了這項新技術。他表示,無隔膜半固態電池在相同條件下,其安全性能相較于傳統的液態鋰電池有了顯著的提升,甚至超出了國家標準的要求。
該技術通過創新的極片復合固態電解質層和ISFD技術,有效地抑制了鋰枝晶的形成和刺穿,從而實現了電池的本質安全。同時,該技術還兼容多種材料體系,包括NCM、LFP和LMFP等,為電池的定制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
在成本控制方面,無隔膜固態電池技術也展現出了其優勢。通過減少對傳統隔膜材料和部分電解液的依賴,該技術的原材料成本降低了10%以上。
高翔博士還公布了太藍的“4-3-2-1技術路線”,這一路線基于“減材制造”的理念,旨在通過逐步減少電池的關鍵材料,實現從液態電池到半固態、全固態電池的逐步過渡。
太藍新能源的CEO李彥表示,這項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不僅具有高安全性、成本可控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實現規模化量產。他強調,這是一項可以落地的技術,將不僅應用于長安汽車的產品中,還將擴展到新能源兩輪車、低空經濟以及儲能等多個領域。
長安汽車作為太藍新能源的重要股東,對這項技術的研發給予了大力支持。此前,太藍新能源已成功完成了數億元的B輪融資,其中就包括長安汽車旗下安和基金等機構的聯合出資。
在發布會上,太藍新能源與長安汽車還明確了無隔膜產品的量產時間表。他們計劃于2026年開始裝車驗證/測試半固態電池,以滿足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市場需求;而全固態電池則計劃在2027年實現批量生產,并在特殊領域進行示范性應用。
為了應對未來市場的需求,太藍新能源還在積極擴大產能。據了解,他們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第二座工廠即將落成,一期和二期的總產能將達到2.2GWh。加上安徽淮南的產能布局,太藍新能源的已有和規劃產能總計將達到12.2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