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進博會作為全球矚目的國際貿易盛會,今年迎來了第七屆。這一鏈接內外市場的橋梁,不僅促進了國際交流與合作,更展示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吸引力。據統計,前六屆進博會已累計達成超過4200億美元的意向成交額,凸顯了中國市場的強大購買力。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共有來自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展,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到了297家,展示了全球各行業的領先技術和產品。
然而,在汽車展區,與往屆的熱鬧景象相比,今年的參展外資車企數量有所下降。盡管如此,展區內所展示的技術和產品卻更加貼近中國市場需求,體現了濃厚的“中國味”。
本屆進博會汽車展區共吸引了近40家企業參展,其中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占比超過七成。參展的整車企業包括12家世界500強企業,雖然較去年略有減少,但依然是行業巨頭云集,涵蓋了歐系、美系、日系和韓系等主流跨國車企。
在眾多參展車企中,德系品牌依然是展區的中堅力量。大眾汽車集團不僅帶來了旗下大眾、奧迪、保時捷三大品牌,還展示了其軟件公司CARIAD中國的最新研發成果。寶馬和奔馳也分別以強大的產品陣容展示了各自的創新實力。
日系車企也展現出了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豐田、本田、日產三大車企均悉數到場,與他們在其他國際車展上的缺席形成了鮮明對比。其中,豐田連續七屆參展,重點展示了其在氫燃料電池、純電動和混合動力等多元新能源技術方面的成果。
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眾多國際知名企業如米其林、佛瑞亞、安波福以及偉巴斯特等也亮相進博會,展示了他們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最新技術和產品。
本屆進博會不僅是一個展示最新技術和產品的平臺,更是一個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機遇。從參展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市場對于新能源汽車和智能化技術的強烈需求,以及跨國車企為滿足這些需求所做的努力和嘗試。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跨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戰略正在不斷深入。他們不僅將最新的技術和產品引入中國,更在研發、生產和服務等方面加強與本土企業的合作,以實現更好的市場適應性和競爭力。
進博會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貿易平臺,不僅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更為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跨國車企通過進博會這一平臺,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的持續創新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