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率不斷攀升,電池續航問題日益凸顯,尤其是在低溫環境下。今年10月,新能源產品滲透率突破53%,顯示出消費者對大電池包車型的偏好。然而,大電池包并未完全解決續航焦慮,特別是在冬季。
以ZEEKR 009和理想MEGA為例,這兩款車型電池包容量巨大,充電速度迅捷,但即便如此,冬季續航崩盤的問題依然無法回避。許多電動車在冬季都面臨著通勤距離大幅縮短的尷尬局面。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多方面。首先,企業在宣傳續航時往往采用理想條件下的測試數據,如CLTC標準,甚至進行更為寬松的“民間測試”。這導致實際使用中,消費者發現續航遠不及宣傳所言。
其次,冬季用電需求的增加也是續航下降的重要原因。熱風系統的使用,無論是熱泵空調還是電熱絲,都會顯著增加電量消耗。長途高速行駛時,電機的特性導致高轉速場景下電耗更高,進一步縮短續航。
對于消費者而言,如何判斷電車的實際續航成為關鍵。一個有效的方法是關注電池包容量。例如,一臺標定60kWh電池包的電車,在冬季考慮到電耗和預留電量等因素,實際可用電量可能僅約50kWh,從而限制了續航表現。
市面上許多價格不超過20萬的純電動車,其電池包容量最大也不過60kWh。這些車型在日常使用中可能表現尚可,但一旦進入冬季,續航性能往往會大打折扣。
因此,對于電動車而言,最佳的使用場景仍然是市區代步。市區內充電便利、行駛速度慢且距離短,這些條件下電動車的短板得以最小化。然而,若要用電動車進行長途旅行,則需做好充分準備,包括調整心態以應對充電等待時間,并避免高強度使用以確保續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