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中國新能源汽車業雖已領跑全球,但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仍充滿挑戰。在近日舉辦的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分論壇上,多位業內專家及企業高層就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克強指出,隨著新能源車企的加速布局,行業同質化競爭及盈利能力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車行業收入雖高達7.36萬億元,但利潤率卻低于5%,遠低于工業企業的平均水平,提升盈利能力已成為行業的迫切需求。
面對這些挑戰,李克強認為,智能網聯汽車將是未來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他指出,在新能源汽車續航、充電等技術差異日益縮小的情況下,智能網聯技術將成為汽車產品差異化的關鍵。然而,當前“車路云一體化”系統的研發與示范仍處于初級階段,且多數系統未能實現跨域共用,這限制了網聯式智能駕駛的商業應用。
比亞迪執行副總裁廉玉波同樣強調了智能化對汽車行業生態鏈的深遠影響。他表示,智能化不僅改變了汽車的使用方式,還極大地擴展了汽車生態的范圍。車企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變化,并積極應對,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福特汽車全球副總裁吳勝波則從市場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逐步減少對政策扶持的依賴,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他主張推動“油電同權”,以促進新能源汽車在公平競爭環境中的發展。
多位與會嘉賓還一致認為,走向海外市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吳勝波表示,全球消費者對高品質、高性價比產品的追求是一致的,因此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向世界是大勢所趨。然而,他也強調,中國車企在出海過程中必須尊重當地市場規則,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建立與當地的市場關系。
奇瑞控股集團董事長尹同躍在發言中特別強調了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他認為,中國車企在海外應明確自己的定位,積極為當地市場創造價值,以實現與當地市場的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