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領域邁進,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近日,德國知名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博世集團宣布將大幅裁員7000人,以應對經濟衰退和行業轉型的雙重壓力。
據悉,此次裁員計劃主要涉及博世集團在德國的工廠,包括汽車供應部門、工具部門和家用電器子公司博西家電。其中,汽車行業裁員人數多達3200人,對巴登-符騰堡州的城市地區影響尤為顯著。裁員計劃的實施,無疑將給數千個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博世集團作為德國百年工業企業之一,旗下擁有四大業務板塊,其中汽車與智能交通業務占據集團營收的60%。然而,在全球經濟疲軟和歐洲電動汽車起步遲緩的背景下,博世集團的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為了應對當前的經濟壓力和行業轉型挑戰,博世集團不得不采取裁員措施來縮減成本。
博世集團首席執行官Stefan Hartung表示,由于2024年將無法實現其經濟目標,公司可能會進一步調整人員結構。他坦言:“2024年將比預期的更加困難,2025年可能也是如此,我們將無法避免裁員。”據了解,2023年博世集團營收約920億歐元,預計2024年的最高銷售回報率為4%,低于2023年的5%。
除了博世集團外,德國另一家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舍弗勒集團也宣布了裁員計劃。該集團計劃在歐洲裁員約4700人,并關閉兩家工廠。這一舉措同樣受到歐洲汽車業低迷的影響,導致零部件銷售受到拖累。
汽車行業的轉型和價格戰的壓力,使得傳統汽車企業及其供應鏈面臨嚴峻挑戰。今年以來,多家汽車零部件巨頭相繼宣布裁員計劃,以應對市場需求下降和成本壓縮的雙重困境。這些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在汽車電動化趨勢中尋求變革,以保持自身的競爭力和未來發展。
在電動車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汽車零部件如發動機、變速箱等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電池、電機和電控等核心零部件。同時,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也加速了產品開發周期的縮短。這些變化給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供應商們不僅需要降低成本以應對價格戰的壓力,還需要加大研發投入以跟上電動化轉型的步伐。然而,這些舉措并非長久之計,供應商們急需尋找新的突破口來擺脫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輪產業變革中,中國車企和供應鏈企業展現出了更快的轉型速度。相比之下,海外車企和供應鏈企業雖然也開始了轉型之路,但進度顯然落后于中國同行。多變的行業環境和國際局勢也給這些巨頭企業的轉型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