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萬娛自有引力 AI互動新生長”火山引擎增長沙龍人工智能專場在上海舉行。火山引擎智能互動特效解決方案相關負責人分享了智能互動特效幫助企業在多個環節實現增長的實踐經驗和產品方法論。
抖音能夠成為日活突破6億的產品,離不開背后的技術創新和技術實現。與用戶產生較多互動、廣受用戶歡迎的智能互動特效,為用戶帶來的沉浸式互動體驗,是抖音保持高速增長的推力。
那么,其他產品能從抖音的增長路徑中得到哪些借鑒呢?
從產品方法論上來說,要實現APP等產品的增長,首先是要理解用戶在產品中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的“雙重角色”,比如在抖音、懂球帝等產品中,用戶一方面會瀏覽與美食、母嬰和足球、體育相關的資訊信息,同時也會貢獻一些與這些行業品類相關的內容。
從某種程度上說,產品增長就是通過把用戶從消費者轉變為生產者來實現的。因為實現這一轉變之后,生產者就可以給產品提供更多的內容、更好的使用體驗。
比如用戶在抖音拍攝并分享了一個視頻之后,接下來就會關注有多少人點贊、有哪些評論等等。這種心態的變化就是因為用戶對產品社區產生了信賴感、忠誠感。所以,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變成生產者,產品生態也就會越來越活躍。
在“從消費者轉變為生產者”這一增長邏輯之下,抖音提供了相應的工具。
從移動端產品的發展來看,所有C端產品對于社區內的內容沉淀都有很大需求,所以從2008年前后,專門的移動端編輯工具開始出現。如今,直播和短視頻兩個場景越來越豐富,創作者的內容形式從文字圖片發展到了視頻內容。相應的,移動端編輯工具也從圖片編輯(比如美圖)覆蓋到了視頻編輯(比如剪映)。
從技術層面看,早期的移動端圖片和視頻編輯工具主要模仿PS工具進行簡單的編輯(比如說調色剪裁)。后來工具融入AI能力和CV能力,可以實現手勢、背景分割等效果,產生了智能創作的玩法,從之前的彩虹濾鏡、萌趣貼圖,到現在的動漫化以及皮克斯效果、日漫效果、中國風效果等等,都是使用技術能力對內容生產進行升級。
以字節跳動為例,在抖音之后順勢推出了剪映。同時,抖音通過特效、AR等技術手段降低拍攝門檻,讓拍攝和分享都更容易、更簡單。數據顯示,如今在抖音生產內容的作者中,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使用了特效。如此高的使用率,說明這一環節對消費者轉化成生產者來說的確是很重要的步驟。
從這個角度來看,工具之于內容平臺,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入口。
據悉,在本次活動之后,火山引擎增長沙龍的其他主題活動也在陸續展開,將把字節跳動背后的更多的技術、產品和生態開放出來,跟業內合作伙伴一起增長、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