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近日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分批次推廣機動車行駛證的電子化應用,旨在簡化辦事流程,提升證件使用的便捷性,進一步方便民眾出行。
此前,北京、天津、蘇州等地作為試點城市,已成功為逾5000萬名車主核發了電子行駛證,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一創新舉措通過“交管12123”手機應用程序實現,使得行駛證信息全國統一且易于獲取。
電子行駛證不僅支持在線展示證件信息和二維碼,還可用于辦理多項車輛相關業務,如登記、違法處理和事故處理等。同時,車主還可授權他人使用電子行駛證,為代辦業務提供便利。
電子行駛證具備實時更新功能,能準確反映車輛的檢驗、抵押、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狀態。這一特性在車輛抵押和二手車交易等場景中尤為實用,有助于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為保障電子行駛證的真實性和安全性,相關部門采用了數字簽名防偽技術,有效防止證件被篡改或偽造。同時,通過動態二維碼、數據脫敏、加密及實人認證等多重技術手段,確保車主個人信息的安全。
雖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紙質行駛證仍需隨車攜帶,但電子行駛證在辦理相關窗口業務時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制定詳細方案并升級系統,以支持各地公安交管部門順利實施電子行駛證的推廣工作。
自今年7月1日公安部推出多項交管改革措施以來,已有超過1億人次受益,為企業和群眾減輕了超過30億元的負擔。通過“交管12123”APP,已有350多萬車主成功申領了機動車注銷證明的電子版,從而更便捷地申請汽車以舊換新補貼。
除了推廣電子行駛證外,各地公安交管部門還在積極優化城市路口的非機動車通行環境,通過實施非機動車左轉一次過街等措施,提升非機動車過街的便利性、舒適度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