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車輛起火事件頻頻發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重要一極,重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尤為引人矚目。如何確保這些新型車輛的安全性能,成為了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日,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汽研”)在新能源汽車防火技術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該公司針對新能源汽車起火的痛點,提出了三項創新性的防火措施,為行業的安全發展保駕護航。
首先,中國汽研的科研人員深入研究了新能源汽車起火的主要原因,發現電池包熱失控是其中的“罪魁禍首”。為了降低起火風險,他們建立了熱失控安全實驗室,專注于提升電池包的質量安全。通過對電池包進行多維度機械安全測評實驗,成功揪出了隱藏在電池包內部的“頑疾”,并協助車企進行了設計優化。
其次,中國汽研研發了新能源汽車安全預警平臺。該平臺利用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實時監控動力電池的狀態,并在發現高危情況時及時向車主和車企發出預警。這一技術的應用,不僅為車主提供了安全保障,也為車企提供了精準的車輛故障信息,便于及時采取維修措施。
最后,針對新能源汽車消防安全標準缺失的問題,中國汽研聯合相關機構發布了《中國汽車消防安全評價規程——電動汽車消防安全評價規程》。該規程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在起火后的消防安全風險評價標準,為車企優化車輛安全設計提供了指導準則,同時也為消費者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提供了重要參考。
這些創新性的防火措施的實施,不僅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也為重慶乃至全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范圍的擴大,相信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將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