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近日,國際貿易舞臺上的風云變幻引起廣泛關注。在歐盟對華征收新能源汽車關稅的投票結果揭曉后,業界對于中歐經貿關系的未來走向產生了諸多猜測。此次投票中,10個歐盟國家贊成加稅,法國也位列其中,這無疑給中歐經貿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
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在近年來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2023年出口量達到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然而,這一成績卻引來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陰霾。美國率先對我國新能源車加稅,歐盟國家也緊隨其后,試圖通過加稅手段遏制我國新能源車的崛起。
在此背景下,歐盟對華的加稅舉措無疑給雙方經貿合作帶來了巨大挑戰。尤其是在航空領域,我國與歐盟的合作關系一直較為緊密。此前,我國曾向歐洲空客公司下達了價值200億美元的民機訂單,這一舉動被視為中歐經貿合作的重要里程碑。然而,如今歐盟對華新能源車加稅的決定,卻讓這份訂單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面對歐盟的加稅舉措,我國也并未坐視不理。據悉,我國已對法國白蘭地實施反傾銷措施,要求其在我國繳納保證金后方可銷售。這一舉措被視為我國對歐盟加稅行為的直接回應,也彰顯了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方面的堅定立場。
盡管中歐經貿合作面臨諸多挑戰,但雙方合作的基礎依然穩固。空客公司在華本土化經營的策略便是例證之一。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并降低成本,空客計劃在我國天津、蘇州等地建立生產線。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空客公司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也為我國航空工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總體來看,歐盟對華新能源車加稅的決定無疑給中歐經貿合作帶來了波折。然而,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雙方合作的重要性依然不言而喻。未來,中歐雙方應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分歧,共同推動經貿關系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