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氫能源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之一,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近日,一款功率高達300千瓦的燃料電池系統在中國氫能產業大會上亮相,標志著我國在氫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據悉,這款燃料電池系統不僅具備智能控制和能量回收等先進技術,還能在極寒的-40℃環境下啟動,并且使用壽命長達25000小時以上。這一技術的突破為氫能源汽車在惡劣環境下的應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該燃料電池系統將被安裝在徐工的礦卡車輛上,預計明年5月將投入國家能源集團在呼倫貝爾的煤礦使用。這意味著,氫能源汽車的應用場景正在從城市道路向更廣闊的領域拓展。
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燃料電池部部長張妍懿表示,自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初期以來,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功率已平均提高了60%,從最初的80千瓦提升至如今的300千瓦,這一進步為氫能源汽車的性能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氫能源汽車的產業鏈中,儲氫系統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目前,一種新型的車用儲氫瓶已經問世,它能在70兆帕的壓力下儲存大量氫氣,同時實現高質量的儲氫密度。這種儲氫瓶的出現,為氫能源汽車的續航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天羽透露,以49噸重卡為例,與示范初期相比,現在的車載儲氫量已經邁入60—80公斤區間,重卡車輛的續航里程也因此提升至600公里以上。這一突破性的進展為氫能源汽車在物流運輸等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我國在氫能供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果。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的加氫站數量超過500座,位居全球首位。五大城市群已形成的氫氣產能也超過了每年15萬噸。這一完善的氫能供給體系為氫能源汽車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專家指出,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未來,隨著氫能供應保障力度的加強和加氫站覆蓋率的提升,氫能源汽車有望在網約車、出租車等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從而推動綠色出行方式的普及和低碳環保交通體系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