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保時捷在華遭遇銷售困境,業績顯著下滑。曾經以加價賣車為常態的豪華品牌,如今卻面臨降價也難以提振銷量的尷尬局面。從保時捷Macan到全系車型,降價潮未能帶來預期的銷售回暖。
據官方數據披露,2024年1至9月,保時捷全球銷量同比下滑7%,而在中國市場,跌幅更是高達29%。這一數據令人震驚,中國曾是保時捷的最大市場,如今卻已退居至全球第三。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保時捷首席財務官表示,公司正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大幅削減成本,以應對市場挑戰。
保時捷的明星產品Panamera和Taycan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尤為慘淡。Panamera交付量同比下降20%,而Taycan作為保時捷的純電動車型,在激烈的新能源車市場競爭中,跌幅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0%。這兩款車型的銷量下滑,對保時捷的整體業績造成了重大影響。
隨著三季度財報的公布,保時捷的業績下滑趨勢愈發明顯。營收、營業利潤以及汽車凈現金流等多項關鍵指標均出現顯著下滑。其中,營業利潤率遠低于公司此前設定的預期范圍。這一業績表現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保時捷銷量與利潤雙雙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全球燃油車需求放緩、新能源汽車技術快速發展以及中國市場上造車新勢力的崛起,都對保時捷的傳統燃油車業務造成了巨大沖擊。同時,保時捷在智能化和電動化方面的步伐相對緩慢,未能及時滿足市場的新需求。今年5月份保時捷中國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也對銷量產生了負面影響。
為了應對當前的困境,保時捷正在積極尋求變革。公司計劃擴大在中國的研發團隊規模,加強智能座艙和ADAS高級輔助駕駛等智能化技術的研發能力。這些舉措旨在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并滿足市場的新需求。然而,這些變革能否幫助保時捷重拾昔日的輝煌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