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一些消費者開始面臨修車難的尷尬境地。近日,一位車主反映,他的混動SUV因線束接觸不良導致啟動困難,然而多家修理店卻以“不懂”或“不敢”為由拒絕維修,最終只能前往官方維保中心,卻被告知因未在官方保養而“脫保”。
這一事件引發了對新能源汽車維修行業現狀的深思。雖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攀升,但愿意并有能力維修新能源車的店鋪卻寥寥無幾。維修師傅普遍反映,新能源車維修技術門檻高,需要掌握電氣化原理等抽象知識,且相關資質證書難以獲取,導致行業整體投入產出比不符預期。
與此同時,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然而這種競爭往往只體現在價格和續航等表面指標上,而對于消費者真正關心的能耗、質量以及維保服務價格等問題卻鮮有關注。這種“卷”而未觸及痛點的現象,讓消費者在購車后面臨諸多困擾。
業內專家指出,要解決新能源汽車修車難的問題,車企需轉變思路,從降低能耗、提升質量、優化維保服務等方面入手,真正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新能源汽車修車難的問題亟待解決。車企和維修行業應共同努力,提升維修技術水平,降低維修成本,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維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