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腦報
前段時間,國家已規定未成年人網游時間,各大平臺也跟進調整防沉迷系統,但仍舊防不住部分未成年人租售游戲賬號來繞開防沉迷。
針對此現象,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在本月 8 日約談各平臺時強調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賬號租售交易服務。
目前部分電商平臺的多位商家均表示,因為政策原因暫停租號服務,還不知道何時恢復。
某租號平臺則發出公告稱,平臺將加強自檢,針對相關誘導未成年標題描述貨架進行處理,強化平臺監督工作," 上號器 " 增加人臉識別功能,嚴禁 18 歲以下用戶產生交易行為,請平臺各位號主積極配合平臺及時調整貨架信息。
還有出租賬號的玩家表示,目前蘋果系統的某些游戲賬號已無法出租,因為租號進游戲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人臉識別。
需要注意的是,專家提醒,游戲賬號租售屬違法行為,即便是成年人把賬號賣給成年人。
也即是說,不管用戶是不是未成年人,凡是向用戶提供租售游戲賬號的行為,都屬違法行為,相關部門將予以嚴厲打擊。
據悉,這些商業行為現象本身就是違法的,因為這里涉及到個人信息的問題,同時涉及到網絡行為的實名認證的問題。
你用 A 的人注冊,用 B 的方式去登陸,很多的電信詐騙就是通過互聯網上虛假賬號登陸的方式去完成的。
現如今大多賬號是通過電話號碼進行綁定的,在實名認證之后,賬號就間接地和身份證信息進行了關聯。在現實中,一些購買、租用者在使用某賬號時,往往會承諾不會用于非法目的,而出租、出售者會簡單地認為對方無論用于什么目的都與自己沒有什么關系,這種僥幸心理往往會引發一系列未知的風險。
根據相關法律,個人賬戶與注冊者本人具有連帶關系,使用者非法使用,注冊者不能以不知情免責。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構成過失犯罪。
根據《刑法修正案 ( 九 ) 》第 17 條規定:
"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
實際上,所有的互聯網平臺,其中涉及到賬號的問題,在網民協議中都有明確的規定,絕對不允許有任何方式轉讓出借的。
比如,《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中約定:
微信賬號所有權歸騰訊公司所有,用戶完成申請注冊手續后,僅獲得微信賬號的使用權,且該使用權僅屬于初始申請注冊人。同時,初始注冊人不得通過贈予、借用、租用、轉讓或售賣微信賬號或者以其他方式許可非初始注冊人使用微信賬號。
再比如,《王者榮耀》用戶協議中列明:
用戶不得將游戲賬號以任何方式提供給他人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不得以轉讓、出租、借用等方式提供給他人做包括但不限于直播、錄制等商業性使用。
按照騰訊方面的規定,游戲賬號玩家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租售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所以專家重申,游戲賬號租售這一個行為,既違反了民事法律規定又違反了行政法律規定,甚至有可能如果大批量去出售出賣賬號的話,還可能涉及到國家《刑法》涉及的罪名,就是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
警方也特別提示,青少年學生因出售、轉讓微信、支付寶賬號構成犯罪的,還會影響升學及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