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模式,不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更是國際經濟競爭的戰略性推動力。
去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正式印發,提出重點發展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今年9月16日,“2021中國工業互聯網大會暨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大會”在廣州舉辦,圍繞廣東20 大產業集群,重點展示產業集群及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策略、成效以及特色元素。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等蒞臨樹根互聯展臺調研指導
廣東省副省長王曦(右)到訪展館巡館,與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溝通交流
立足于制造業發達、產業體系健全的粵港澳大灣區,樹根互聯作為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此次帶來了基于根云平臺打造的珠寶、紡織等產業數字化轉型標桿項目,以及企業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方案等。
當天,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兩化融合推進處處長馮偉、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一行還來到樹根互聯公司,就根云平臺賦能行業的情況、標桿項目、經營情況、區域布局等進行深度調研并指導工作。
左起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分別為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廣東分院負責人黃啟洋博士,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工業互聯網團隊負責人伍志韜博士,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兩化融合推進處處長馮偉,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
16日下午,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主辦,樹根互聯等聯合承辦的“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創新實踐論壇暨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深度行”同期舉行,深入剖析數字化浪潮下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共謀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良方”。
會上,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表示:“加強產業集群建設,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依托‘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政府政策的支撐下,聯合產業鏈運營方,產業集群將在‘三位一體’模式下實現良性發展。而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其中的技術支撐,需要具備跨企業產能鏈接、跨企業數據治理和跨企業場景應用的能力。”
01數字化轉型“新基座”賦能新范式
現階段,樹根互聯的根云平臺已具備多種類工業設備的大規模連接能力,向工業企業提供物聯接入產品;其次,基于根云平臺的多樣化工業應用的開發和協同能力,打造了IoT數據驅動的工業APP產品;基于多源工業大數據建模和AI的分析能力,研發了數據智能與創新應用。
作為數字化轉型“新基座”——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那么,根云平臺具體有哪些解決方案可以支撐工業企業乃至產業整體的轉型?
展會上,樹根互聯主要展示了根云平臺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根云平臺支撐企業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以及數據智能與創新應用三大板塊內容。具體情況如下:
·在企業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方面,展示了透明工廠、數據中臺、根云之上成就燈塔企業、后市場服務解決方案等;
·在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展示了珠寶產業數字化平臺、紡織印染產業鏈平臺等;
·數據智能與創新應用方面,展示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智慧園區解決方案、工業區塊鏈等。
其中,“透明工廠”是基于根云平臺連接現場人、機、料、法、環、測等各項數據,打通已有信息化系統,并對數據進行整治、編排,實現全方位數據透明、精益管理和智能制造;而后市場服務,可以讓出廠設備實現云端管理,實現遠程預警及維修,并且全面監控設備能耗和生產工藝,為客戶提供降本增效的解決方案。
另外,在展臺核心區域,樹根互聯還在現場為行業人士現場演示如何面向整車制造中壓力機這種高價值復雜設備進行智能運維。基于根云平臺大量、高頻、精準的數據采集和處理能力,對設備進行BOM級別的數字孿生模型構建,在物模型中嵌入設備機理模型,實時觸發維保工單,再加上AI算法的賦能,實現故障的預測和健康度分析。最終,使得這類高價值復雜設備的運維模式實現了從流程驅動到數據驅動,從被動維修到主動預防的轉變。
憑借全價值鏈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多年來,樹根互聯成為了三一集團、金川集團、星邦重工、杰克縫紉機、長城汽車等48個工業細分行業龍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伙伴。另外,通過“通用平臺+產業生態”的“P2P2B”模式,與地方政府、領先企業等共同打造了工程機械、混凝土、環保、鑄造、塑料模具、紡織、定制家居等20個產業鏈平臺。在不同垂直行業、不同規模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中,樹根互聯面向工業企業積累了廣泛的賦能經驗,錘煉出了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根云平臺。
02 瞄準產業集群,重構區域競爭力
近年來,在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行動計劃下,樹根互聯依托“三位一體”模式,聯合地方政府和行業龍頭、創新企業聚焦產業集群,讓工業互聯網為區域競爭力的構建進行賦能。產業集群升級的背后,是全球制造格局的深刻變革,更是區域經濟、工業企業間最新一輪的較量。
盡管產業中,電商、設計師、采購和物流等平臺已形成,但中小企業卻難以對接。另外,由于缺乏產業協同,企業之間各自為戰,導致產業集群內部比較松散。
而樹根互聯打造的紡織服裝數字化產業集群,整個紡織產業鏈涵蓋原材料、紡紗、織造、印染和服裝等多個細分行業。其中,紡紗企業基本以自產自銷為主,關注降本增效、質量提升和工藝優化;織造企業自營和代工并存,使得企業更加關注降本增效和產品質量;印染企業以來料加工為主,其下游客戶主要是全國各地的布行,其次是服裝企業,布行或服裝企業采購胚布給印染企業加工形成最終的面料,印染企業非常關注染色一次成功率,節能環保,提質增效等。
樹根互聯基于“P2P2B”模式在印染環節聯合佛山市南海天富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泰源印染智能化工廠,實現訂單、工藝、排產到生產控制的一體化控制,最終一次染色成功率提高10%,染布時間縮短10%以上。基于根云平臺,拉動產業上下游形成協同聯動,布行實現了在線給印染企業下單和跟單。
同時,在定制珠寶產業集群方面,樹根互聯聯合廣東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提供珠寶集群數字化轉型整體解決方案,搭建了“一平臺五應用”,對應整體產業線下實際轉型各方需求,面向產業鏈上設計企業、生產企業、設備企業、質檢企業以及直播企業,分別提供設計共享、生產透明化、設備共享、質檢溯源、在線選品等應用。
借助數字化技術再次擦亮了“番禺珠寶”品牌,從產業結構看來,集群平臺通過在線化、協同化的方式,提升廣州市各區珠寶產業分工協作能力,提升了廣州市整體珠寶產業結構;從產業鏈來看,共享設計逐漸建設珠寶研發領域能力,為產業研發設計領域補鏈做支撐,此外,通過掃碼的方式實現溯源及防偽。
“傳統工業軟件都是以企業為邊界的,因此很難去做跨企業、跨行業應用的構建。”樹根互聯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表示:“樹根互聯由于入局工業互聯網賽道較早,加上早年在探索工業數字化實踐應用中踩過很多坑,積累了大量的工業數字化轉型經驗,目前服務覆蓋了48個工業細分行業;服務的企業中,既有千億級企業,也有中小微的企業。我們堅信:廣東產業集群戰略計劃在省政府和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會極大地促進樹根互聯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切實地為產業升級提供更好的服務。”
03 協同創新,打造灣區產業“數字沃土”
產業集群作為提升區域經濟整體實力和企業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載體,目前我國各省各市形成了多種類型、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可以說,不同規模的產業集群在各省各市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
目前,以生產資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大規模生產等為特征的傳統產業體系正呈現出向更節約、更高效、更清潔的現代產業體系轉變的發展趨勢。產業集群的升級,一方面靠制造業供給側的創新驅動,另一方面與各級各地政府的堅強領導密不可分。
與分散的產業發展模式相比,產業集群進一步升級后能夠實現規模效應、集聚效應,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從而形成競爭優勢。此外,產業集群內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還能促進區域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
工業4.0時代的競爭,企業間的競爭正變為產業鏈、產業集群間的競爭。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作為更具挑戰性,情況更復雜,更大規模的產業變革,現階段樹根互聯已打造了20個產業鏈平臺,憑借在數百場賦能實戰中積累的經驗和沉淀的技術產品,正在攻克工業數字化轉型中一個又一個“硬骨頭”,打造灣區產業“數字沃土”。
此外,在為“專精特新”企業賦能方面,樹根互聯通過上根云平臺和定制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使得工業企業清晰地分析自身缺陷,對研發、生產、管理、運維、供應鏈全盤數據都有清晰的了解,有效優化運營生產方式,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并節約能源消耗等。其次,通過價值鏈向下游延伸,利用“產品即服務、運營即服務、租賃即服務”等,挖掘客戶對服務的新需求,創新商業模式。此外,借助產業鏈協同,提升工業企業的產業鏈生產力和協作效率、訂單應對能力等,不斷滿足新的個性化市場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