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間,蘋果iPhone 13系列手機開始在蘋果官網和各大電商平臺開啟預售。各平臺均遭遇“秒沒”狀況,蘋果官網也出現頁面卡頓、無法支付等狀況。“蘋果官網崩了”更是一度登上微博實時熱搜榜第一位。
顏色方面,iPhone 13粉色款銷售火爆,天貓平臺預訂不到3分鐘就被瘋搶一空。
01
“蘋果官網崩了”!
iPhone 13的銷售熱度遠大于之前市場預期。由于訂單數量巨大,蘋果中國官網在預售開啟后幾分鐘后便顯示正在更新,系統直接“崩掉”。
有網友表示,蘋果官網在付款的時候卡掉了,訂單也完全點不進去,想重新下單,結果又沒貨了。硬生生刷新到訂單過期也沒付上款。
其他平臺iPhone 13預定情況也是類似。
在京東平臺,當iPhone 13系列開啟預售后也被“秒光”。
天貓、拼多多也在30分鐘內紛紛售空。
針對iPhone 13的火爆銷售,有網友調侃評論稱:
其實買不買iPhone13根本不重要,日子過的開心就好,人不能活的太虛榮。(來自iPhone 13Promax黑色)。
官網顯示,iPhone 13的發貨時間預計7-10個工作日,iPhone 13 Pro預計3-4周發貨。在遭遇首日搶貨后,蘋果已經連夜補貨天貓旗艦店,部分型號在短時間內陸續恢復正常購買。
02
加量還減價,iPhone13真香
從性能角度,iPhone13并無太多亮眼之處,價格因素或是iPhone13熱銷的重要因素。
在全球供應鏈緊張、半導體價格居高不下之際,iPhone 13全系國行版較上一代降價了300-800元不等。
在具體型號價格方面,iPhone 13mini、iPhone 13起步容量128GB較上一代相同存儲版本降價800元。iPhone 13 Pro國行起售價降低500元,iPhone 13 Pro Max起售價降低300元。同樣在發布會后,蘋果官網上的上一代旗艦手機iPhone 12 mini和iPhone 12均降價千元以上。
對于 iPhone 13 系列國行降價的原因,前 OPPO 副總裁沈義人在微博表示,“去年漲價因為匯率,今年匯率降了 iPhone 13 價格自然也低了。” 其稱,“同時今年 Apple 芯片量/價受到影響相對最小,所以利潤并不會受到售價降價明顯影響,供應鏈管理水平的確一流。”
競爭者的缺席也是iPhone13大賣的重要因素。
行業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 Ethan Qi指出,售價超過5000元人民幣(約合776美元)的市場上,目前沒有一款智能手機可以對iPhone 13系列構成威脅,競爭者的缺席,將令iPhone 13系列有望成為今年在大中華區首選的高端智能手機品牌。
7月末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蘋果在2021自然年第二季度的總營收創歷史同期最高,服務收入連續兩個季度創新高,在iPhone 12系列的帶動下,手機銷售同比激增近50%。其中,大中華地區銷售收入同比激增58%至147.6億美元,上一財季曾同比增逾87%,上年同期為93億美元。
當時,公司高管曾在財報電話會上指出,當季是公司史上最大的一次iPhone升級,全球iPhone市場表現都非常強勁,中國消費者對iPhone 12 Pro產品的反響尤其強烈,公司進而對iPhone的前景非常樂觀。
瑞銀集團指出,新款iPhone電池續航能力提升,這可能利好蘋果。花旗分析師在研報中稱,蘋果發布iPhone 13以及Apple Watch 7等新品基本符合預期,維持買入評級并給予170美元的目標價。Piper Sandler分析師也重申了對蘋果的增持評級,目標價為175美元。
金融軟件數據公司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預測,蘋果本財年的手機出貨量將為2.39億部,超越2015財年2.31億部的紀錄最高,iPhone今年的銷售額將增長41%,達到創紀錄的1940億美元。但蘋果明年不太可能保持這種增長。今年7月,蘋果表達了對手機行業芯片短缺影響的擔憂。并且,在iPhone 12等重大新產品推出后的12個月,銷售通常也會出現下滑。
天風證券認為,受益于美國相關禁令,以及新設計與規格升級,iPhone 13的2021年出貨量仍能保持同比成長10%以上(對比iPhone 12的2020年出貨量)。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目前面臨的挑戰是零部件缺料。天風郭明錤指出,舊款機型因缺料在今年三季度已下修約5%–10%,iPhone 13則因缺料在今年第四季度出貨量可能有潛在下修風險。不過,此下修幅度對iPhone 13出貨量影響有限。
03
市值一夜蒸發457億美元,蘋果隱憂仍在
但美股市場對于iPhone 13在大中華區的火爆銷售暫無反應。本周五,蘋果股價收跌1.83%,市值蒸發457億美元(約合2956億元),總市值2.41萬億美元。
市場方面,目前投資者高度關注在新冠疫情反撲的形勢下,全球經濟復蘇的前景。
周五最新數據顯示,美國9月密歇根消費者信心初值低于預期,仍徘徊將近十年來低谷,消費者認為處于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差購買環境,凸顯物價上漲影響。
知名投行高盛在9月15日發出警告,疫情很可能對蘋果公司四季度在美銷量造成威脅,該行預測未來一年,蘋果的股價將會下跌6.4%。
蘋果也正處于一系列反壟斷調查的風暴中心。
蘋果發布會前一周,備受矚目的Epic Games訴蘋果一案拿到了判決結果。美國聯邦法院裁定,蘋果讓消費者無法得到更便宜的價格,這屬于危害消費者的反競爭性行為。
盡管法院并沒有命令蘋果降低傭金。但消息公布后,蘋果股價迅速跳水,市值一日蒸發逾800億美元。
不僅如此,最近兩年,多個國家也開始調查,蘋果是否在借助App Store壟斷地位獲取超額違規盈利。
8月底,韓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蘋果與谷歌這類App商店的運營強制App開發者使用他們指定的支付系統,這一法案或使韓國成為第一個對蘋果的支付政策實施限制的國家。
歐盟也正在考慮出臺新法,使蘋果開放其利潤豐厚的App Store,以便用戶可以從互聯網或第三方應用商店下載應用程序。
面對多國反壟斷機構的圍剿,蘋果改變了以往態度。2021年8月份,蘋果開啟“新聞合作伙伴計劃”,將新聞出版商交給蘋果的訂閱分成砍半至15%。9月1日,蘋果再宣布,允許全球“閱讀類”應用開發者在應用內提供網站鏈接,可繞開App Store抽成購買付費內容。
分析師估算,App Store一年向開發者賺取分成收入200多億美元,利潤率超過75%。蘋果對“蘋果稅”的App Store收入抽成做出讓步,意味著其每年200多億美元的生意就有可能大幅縮水。
在硬件業務上,盡管iPhone 12系列銷售火爆,為蘋果過去一年帶來巨大的銷售增長。但2021年,iPhone 12的帶動效應已逐漸減弱,在全球多個市場,蘋果都處于被國產廠商圍堵的局面。
今年7月,蘋果更是表達了對手機行業芯片短缺影響的擔憂。
Canalys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小米市占率17%,同比增長了83%,首次登上全球第二,蘋果被擠下第三。當時有觀點認為,四季度當蘋果新機發布后排位將會有所變化。
而瑞信分析師預計,2021年蘋果的iPhone出貨量將達到2.34億臺,同比增長15%。這應該是近幾年來iPhone出貨量的一個新高,此前蘋果的年出貨量總是在2.1億臺或2.0億臺左右。
【來源:華爾街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