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授權轉載發布。
如今,當整個國內互聯網行業都在為各大平臺不再能屏蔽網址鏈接,互聯網終將重歸互聯互通而歡呼時,社交電商領域卻吃了一記悶棍。9月13日,阿里旗下應用淘小鋪發布公告稱,“由于業務策略調整,商品交易等相關功能將于2021年10月11日晚間停止。”
在運營2年后,阿里的社交電商平臺也步了騰訊“微信圈子”的后塵。不過在2019年年中淘小鋪上線時,或許許多人都沒能想到的是,有阿里作為后盾的淘小鋪,不僅沒有打敗對標的對象云集,反而自己先倒下了。
作為社交電商平臺,淘小鋪采用的是S2B2C模式,即用戶在成為會員后可在淘寶開設淘小鋪,授權銷售品牌、經銷商、工廠和線下渠道商家的商品,并且淘小鋪掌柜不需要存貨,直接依靠天貓品牌商、淘寶原創買家、考拉工廠店等供應商發貨,以分銷的形式獲得返傭等獎勵。也就是所謂“分享商品鏈接——促成銷售——獲取傭金”的社交邀請方式來形成利益鏈。
在電商行業最為核心的“人、場、貨”三大要素中,淘小鋪無疑是一應俱全,其場景是社交、貨品有阿里支撐,而人則依靠社交關系鏈來凝聚。淘小鋪的商業模式,則是用戶在整個流程中只需負責推送商品,由供應商來負責發貨和承擔售后工作,一旦商品最終出售成功,淘小鋪與用戶則將分享相應的提成。
具體來說,淘小鋪的收入構成被分為了三個部分。其一是每推薦一個掌柜,推薦人可獲得100-150元傭金;二是團隊管理津貼,團隊規模達到3人以上,就可解鎖這項收益;第三則是商品銷售收益,所在團隊的成員自購或是分享商品鏈接所產生收益的5%~19%。
那么在背靠阿里,并且商業模式也十分清晰的情況下,淘小鋪為什么會失敗呢?首先,社交電商本質上是強調以社交媒體為營銷工具、以人為載體,來獲取新客戶、維護老客戶,這一模式與微商其實并沒有太多區別。既然如此,最大限度地獲取用戶自然也就成為了社交電商參與者的當務之急。然而每一位用戶的社交圈是有限的,這個時候“裂變傳播”就成為了最受社交電商中這些代理商青睞的方式。
所謂裂變傳播,其實是借用了物理學上的裂變鏈式反應,在營銷中實現一傳十十傳百的效果,并且這種模式擁有極高的獲客效率。但裂變傳播雖然理論上效果很好,可在經過了各路玩家這么多年的“套路”后,受眾群體也已經到了“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狀態,因此如今裂變傳播往往需要搭配現金補貼等各種“羊毛”才行。
具體到社交電商領域,多層級分銷體制在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形成多級的上下線關系,按照下線人數或銷售業績計算盈利的模式,就會讓覆蓋的用戶群體更加廣泛。但問題是,三級分銷體系和傳銷又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這顯然也是一條危險的道路。而為了規避涉及傳銷風險的可能性,淘小鋪采用的是成為掌柜需要購買198元的開店禮包,其中包含價值298元的商品,并且淘小鋪的層級也只設置成了一級,只能通過邀請開通的新掌柜獲得傭金。
盡管這樣做固然避免了掉入傳統微商模式的窠臼,可是這樣一來,淘小鋪的運營模式與淘寶聯盟的淘寶客就沒有太多區別了,只不過淘寶客是你直接面向所有的消費者,而淘小鋪則是你與消費者中間還隔了一個掌柜。換句話來說就是,淘小鋪在就像又一個淘寶聯盟的情況下,又憑什么“打”得過積累了十余年的淘寶聯盟呢。
而與淘寶聯盟很像的淘小鋪之所以“倒下”的關鍵,是其被直播電商降維打擊了,甚至頗有一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覺。作為社交電商領域的翹楚,云集在不久前發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中顯示,其今年二季度總營收為5.70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54.2%。
在直播電商尚未興起前,以云集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確實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同時期幾乎最低的價格,但在直播電商時代中,大主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憑借流量優勢從商家處拿到“全網最低價”。而在失去了價格優勢后,消費者必然會望風而動,一旦沒有了消費者,社交電商自然也就成為了無源之水。
并且除了“全網最低價”的名號被直播電商奪走之外,社交電商的“社交”二字也已不保。由于社交電商的運行邏輯,就是想方設法將社交關系鏈變現,也就是所謂的熟人推薦,靠的是在不斷的社交互動中,讓消費者對你產生信任感來銷售商品。而直播電商別看是在一場直播中,又一個或幾個主播來面向大量的消費者,但具體到每一位觀眾上,實際上是主播與其在進行一對一的交流,而這種主播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也能很快地培養出信任感。
如今,在云集等社交電商都在紛紛轉型發力直播電商的情況下,一方面與淘寶聯盟并沒有實質性差異,另一方面又有新興的直播帶貨對社交電商釜底抽薪的時候,即便是強如阿里也很難帶動淘小鋪“起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