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當企業提及數字化轉型,上云用云的話題時,言必談及云原生。在云原生吞噬一切的口號下,云原生被頻繁、高熱度的討論之后,其真正的價值正在顯現,那就是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多種架構環境中,云原生技術可以幫助企業構建和運行可彈性擴展的應用。這將極大擴展企業應用負載的豐富性,讓應用發揮極致的潛力,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
其中,工業、金融、醫療等等行業里,邊緣、大數據、AI 等新興的應用逐步普及,這些應用的工作負載也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在云原生迅速發展趨勢之下,從K8s容器編排、服務網格再到微服務、DevOps,云原生有多種熱門技術,每個領域都有眾多的廠商和技術團隊在深研。因為開源的機制,云原生技術也打破了企業的邊界,在 GitHub,很多云原生項目都由多個企業的開發者在一同貢獻PR。不過在云原生技術之上,對于除互聯網企業之外的更多傳統企業來說,云原生技術的龐雜,新技術的難度與學習成本仍然很高。舉個例子,關于“什么是云原生”,可能就會聽到很多個版本的定義。
在《CSDN 2021年度開發者大調查》中,對于云原生領域的調研顯示,有47% 的受訪者認為,云原生目前最大難點是缺乏熟練的技術人才。而對于傳統行業,自有研發能力較弱,就算云原生的優勢顯現,也很難在短時間將云原生的好處在自身企業因地制宜、規模地應用。
基于這樣真實的痛點,云服務廠商在將云原生用于自身業務發展的同時,也在聯合云計算生態的各方,探索和集成云原生技術的最佳方案,將云原生作為一種能力,提供給其服務的用戶。
在這些技術方案的探索中,雖然云原生目前更強調應用層面的研究與使用,不過云原生對 IT 底層基礎設施的要求一樣都沒有減少。應用想要獲得最優的使用體驗,都需要云原生在基礎設施層提供穩定可靠與極致的性能。同時,云原生技術的到來推動混合云的容器化,基于容器標準化封裝解除應用運行環境與混合云異構基礎設施的耦合,使企業更易于實現敏捷開發和持續交付。
在眾多云服務廠商中,以青云科技為例,青云科技推出的云原生分布式操作系統 KubeSphere,可以為企業用戶構建面向云原生應用的容器混合云。KubeSphere 是基于K8s構建的以應用為中心的開源的多租戶、多集群管理的容器平臺,并提供全棧 IT 自動化運維,簡化企業用戶 DevOps 工作流。
除了 KubeSphere容器平臺,青云科技積極拓展上下游的生態合作,共同推動云原生的落地。例如:與英特爾聯合推出基于 KubeSphere 容器平臺的精選開源云解決方案(Intel Select Solutions for Open Cloud)。該解決方案深度融合 KubeSphere 在容器云領域的技術優勢與英特爾在硬件領域的綜合實力,通過搭載 KubeSphere 操作系統,和針對特定容器云應用負載的硬件配置建議,幫助企業快速搭建敏捷、滿足不同負載要求的容器云平臺,一步落地云原生,加速實現數字化轉型。
詳細來說,精選開源云解決方案通過針對容器云工作負載進行性能驗證和優化,實現軟硬件更佳融合,能夠高效地利用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充分發揮 KubeSphere 和英特爾在云原生場景的技術、性能潛力,使云基礎設施以更強的彈性伸縮能力支撐上層業務,實現云原生應用的快速開發和交付。值得一提的是,該解決方案還具有出色的總體擁有成本(TCO),可以幫助行業用戶顯著降低前期的選型和測試成本。
云市場空間廣闊,云廠商與英特爾的合作,也將成為 Top 級技術廠商間合作的最佳結合點,共同挖掘技術與云原生性能的極致潛力,也共同迎接云原生時代的瞬息萬變市場的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