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見實(ID:jianshishijie),作者:見實,授權轉載發布。
認養一頭牛2016年創立,2018年開通天貓旗艦店,今年店鋪已破千萬粉絲,在天貓的食品類目排名第4,目前全渠道年流水接近35億元;單看私域營收,今年剛要突破5000萬,想象空間還很大的!
短短5年,35億的年流水,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認養一頭牛的私域負責人國玉告訴見實:“其實做私域有一條主線——先拉流量、再篩粉絲、篩完粉絲轉會員,會員之后做私域精細化運營,最后將單個會員發展成超級用戶,本質上始終是人的運營。”
新電商環境在變化,品牌商家如果還停留在傳統的貨架思維,不求變,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作為新銳品牌,認養一頭牛現階段私域成交人效已經達到20萬元,而整個私域團隊目前總共加起來只有11人;
在談到的私域運營打法上,國玉一直強調“用戶思維”才是最核心的,在一切圍繞著滿足用戶需求,為提供用戶更高價值的策略下:
一方面,將一線導購的定位從“奶卡顧問”升級為“營養顧問”,提供更加專業的科學飲奶指導,滿足高客單價用戶的用奶定制化需求;
另一方面,采取“牧場認養+奶卡顧問+生日驚喜禮”的線上線下組合運營,極大提高了用戶的參與感和忠誠度。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渠道的用戶的平均復購率是25%~28%之間,但是,通過有贊商城后臺登記生日禮的年卡用戶,領完生日驚喜禮后,復購能達到50%以上,復購頻次直接翻倍。
如果你的品牌也面臨轉型困境,不防來聽一聽國玉對私域用戶運營的思考與洞察,或許可以給你以啟發。現在則讓我們先回到對話現場吧。如下,Enjoy:
01一個關鍵動作,復購率直接翻倍見實:現在你們有多少微信號了,個微和企微都在做嗎?
國玉:目前,整個私域其實還處在跑模型階段,微信號數量也只有不到40個,未到放量階段,個微和企微的人數基本持平,已做到10萬人,今年預計可以增加到40萬左右。
運營上,前端先用企微承接新客,運營難度并不大,大部分是解決開卡問題、福利咨詢到期及用戶關懷等回訪問題;20%的用戶會沉淀轉化成高復購,高客單的老客能帶來近50%銷售額。
相較于企微,個微更適合承接高端產品,如高客單價的奶卡用戶。生意最主要解決的是信任,微信本身自帶強社交屬性,更容易建立信任,在此基礎上,才更容易成交高客單價產品。
見實:和去年相比,客戶需求發生了哪些變化?如何應對這些變化?
國玉:最明顯的變化其實是客單價在提高,品牌需要升級以應對用戶更高的服務需求。去年買奶卡的會員中,只有5%的人開了高端奶卡,而今年做到了30%。普通卡和高端卡有30%~50%的價差,高客單價的產品需求在不斷上升。隨著品牌的發展,用戶也會一起成長。為此,我們做了兩方面升級:
首先,將一線導購的定位從“奶卡顧問”調整為“營養顧問”。除了基礎的開卡指南外,高端用戶其實需要更加值得信賴的服務及專業營養知識。
大多數人對奶制品只是一知半解,老人、青年,孩子,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每天的牛奶飲用量,飲奶時間,以及牛奶品類都會有所差異。專業的營養知識就非常重要,純粹的內容輸出對用戶而言是無感的,因此才有了“營養顧問”的角色出現。
過程中,我們會要求員工考取營養師,通過日常聊天引導新用戶,服務高端用戶,為他們的科學飲奶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
其次,話術引導變化。之前我們大都只停留在開卡引導、福利發布、產品售后等問題上;但,今年,我們整個的對話風格更偏向于對用戶進行科學飲奶指導上,同時,我們還選出了銷售能力更強的小伙伴,總結出賣高端品的銷售模型,以此來進行整體的銷售升級。
見實:在私域用戶的運營上,你們主要做了哪些關鍵動作?
國玉:一是,從品牌名出發,打“認養”這個概念。認養一頭牛的初心是招募一批合伙人,一起眾籌養牛,首購用戶對“認養一頭牛”這個品牌名感興趣,尤其是“認養”這個概念,以此為基礎,我們在運營上也設置了:云牧場游戲、找明星/KOL去牧場認養奶牛、定期做用戶溯源等動作,其實都是往“認養”這個概念上去靠。
實際運營中,其實沒辦法一個人認養一頭牛,因為,一頭牛產奶量太大了,所以,我們才推出了“百萬家庭認養計劃”:每10萬人承保一個牧場,一批人共同認養而不是個人認養,用這種方式和用戶共創牧場,極大得提升了用戶參與感和忠誠度。目前已基本完成牧場基建工作,最終的認養模式還在持續迭代中。
二是,利用奶卡顧問,將“公轉私”添加率達90%。主要是通過奶卡背面二維碼進行轉化。
奶卡權益,一方面,可以輔助用戶解決日常飲奶問題;另一方面,還有提奶配送問題以及營養問題。因此,大部分用戶都是通過奶卡添加到私域。用戶添加后,奶卡顧問也會在第一時間提供用奶指導和開卡指南。
三是,生日禮和驚喜禮。目前轉化與口碑最好的是生日禮和驚喜禮。
驚喜禮方面:每年年中和年末,我們會給用戶寄一份驚喜禮,驚喜禮是圍繞著牧場來做的,比如我們會把在牧場種的桃子送給用戶,同時,也會圍繞牧場和奶牛IP形象,打造一些周邊禮品送給用戶;
認養一頭牛牧場桃子 驚喜禮
生日禮方面:只要注冊了奶卡會員,我們都會在他生日當天,發祝福短信,并送上生日禮。如果在杭州本地,我們直接帶著禮物到用戶家給他過生日;如果是在公司,那我們就會去公司里面給用戶過生日。
這些場景是一次很好的品牌展示機會,每次結束都會收到很多客戶轉介紹。不僅用戶體驗好,我們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最大程度的口碑傳播,一舉兩得。
奶卡會員 生日現場
目前,私域全量用戶普遍年復購率在25%~28%之間,通過有贊商城后臺登記生日禮的年卡用戶,領完生日驚喜禮后,復購能達到50%以上,復購頻次直接翻倍。這只是今年上半年的統計。
02私域本來就是一個賺錢部門見實:有沒有嘗試過私域投放?效果如何?
國玉:我們剛開始測了兩個模型。
第一個是加粉轉化模型,一開始是先引導用戶添加公眾號,再通過內容運營和活動運營沉淀到個微或企微私域里,跑了半年左右,發現這個模型跑不通,轉化效果不好,后來就放棄掉了。
第二個是付費直投模型,在微信里投放的ROI做到3才可能回本,投放獲客成本太高,乳制品的毛利非常又低,所以做了兩個月就放棄了。
總結下來,其實我們會發現,快消低毛利產品,在私域付費投放是很難跑得通的。私域本來就是一個賺錢的部門,我們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自有公域流量的用戶獲取及運維上,而在私域就直接做轉化,建立用戶親密關系,不斷提升用戶復購頻次即可。
見實:目前整個私域運營過程中,更關注哪些方面呢?
國玉:目前,總用戶量大概在3000萬左右,其中有1500萬注冊會員,而轉到公眾號里的用戶有60多萬,雖然粉絲不多,但是這批用戶相對來說更加精準,尤其是活動節點推文,單篇就能做到近80萬銷售額。反觀整個私域的營收,一個月平均能做到300萬銷售。
相較于批量加粉的公眾號而言,我們其實更加注重的是粉絲的質量。之前,我們也做過裂變活動,2天拉了5萬人,但,如果再看近2個月的復購,慘不忍睹。通過這種裂變活動,加了僵尸粉不說,算下來可能還是虧錢的,所以后來就沒再做了。
少即是多,做私域要學會克制,別付費買流量,別促銷拉人頭,自然流往往價值更高!
其實做私域有一條主線:先拉流量、再篩粉絲、篩完粉絲轉會員,會員之后做私域精細化運營,最后將單個會員發展成超級用戶,本質上始終是“人的運營”。
以往品牌只做到了會員就停止了,沒有進行后續的私域深度運營。但如今,單純會員特價的維度已經滿足不了用戶需求,他們需要更加全方位及值得信賴的服務,但又不能太冷冰冰,只有私域能滿足,它是最接近“人的運營”的場景。
03私域團隊搭建與管理見實:現在認養一頭牛的私域團隊有多少人?
國玉:目前仍處在跑模型階段,私域團隊只有11人,其中,4人分別負責產品、內容以及商城,6人負責私域運營,還有就是總監。這其實是私域部門的最小單位,甚至還可以更少,但是,我們一個月人效能達到20萬元左右,現在還在持續增長中。
見實:私域運營其實是一個很費人力的活,你們是如何控制這部分成本的?
國玉:首先,通過自負盈虧的方式,倒逼部門,制定更有效的策略拿結果。如果模型沒有跑穩,人效沒做上去的話,招來后的人工成本就會很高,部門是會虧錢的;當模型跑通,人效穩定后,再往高端品上去靠,才能實現更多盈利,才能把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同時,我們也會設置獎懲制度,不行換人,做得好有獎勵。而且是“獎到心動,罰到心痛”的那種。
其次,我們所用的有贊商城本身也會有提供一些優質的貨源渠道,可以將單品的毛利做得更高一些;再加上自有公眾號內容的觸達,用戶看完文章直接下單,節省了很多轉化成本。二者都有效降低了成本。
見實:作為管理者,您會偏向于招哪些類型的私域人才?
國玉:其實,有兩種人才一直缺,一是邏輯能力強的,雖然實踐能力可能差一點,但是全局感,以及對私域這件事是否有自己的邏輯和方法論,這種人才是比較缺的,當然如果有運營實戰經驗肯定會優先考慮的;
二是,銷售能力強的,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私域首席聊天官。我之前在想,如果有這種銷售外包團隊就好了,一個新產品交給他們,可以快速試錯,在短時間內收集到用戶反饋,特別是私域前期跑模型時,非常重要。他們不僅能加速推動產品優化升級,還能為品牌迅速積累第一波種子用戶。
見實:你們的KPI是如何設置的?有沒有設置一些晉升或者獎勵機制?
國玉:首先,私域團隊的薪資構成是:底薪+提成+專項獎勵的方式,KPI則是在此基礎上,設置轉化率,添加率,復購率的指標,讓大家去沖刺,成績越好,提成和獎勵越多,并按照P1、P2、P3以及M1、 M2、M3,劃分成6個等級,主要還是業績驅動,和傳統的銷售打法模式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