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9 月 23 日舉行的第二屆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聞庫表示,5G當前逐漸走入下半場,面臨的任務是擴大5G的需求和應用,他還指出,5G毫米波是5G發展的重要支撐。論壇中,高通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也解析了發展5G毫米波的必要性,移動通訊發展過程中由低頻向高頻發展是必然趨勢,發展5G毫米波也是必經階段。
徐晧解釋,頻譜資源是移動通訊最為寶貴的資源,越是低頻譜越稀有,越是高頻譜資源越多,高頻能支持更高的流量、更快的速度以及更低的時延。如果我們不發展毫米波高頻段的話,不可能實現更快的5G峰值,也無法支撐更大的數據流量。他也以調研報告數據說明, 2026 年移動數據總量將達到 2260 億GB,是5G元年 2019 年的6. 65 倍,如此巨大的流量需要更大帶寬的頻譜資源來支撐,5G毫米波無疑是最佳方案之一。
徐晧在講話中表示,中國其實很適合部署5G毫米波網絡,毫米波的特點是大帶寬、低時延、大容量,而中國城市的人口非常多、非常集中,如果在交通樞紐、體育場館等地方部署5G毫米波,可以很好的解決高密度用戶區域的通訊瓶頸。而觀察中國5G發展情況,目前已經建成5G基站103. 7 萬座,5G終端連接數超過4. 2 億,中國已經初步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絡。中國5G建設的下一階段,一方面是解決5G毫米波的部署問題,另一方面是將5G拓展到千行百業,推動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發展。
徐晧還以高通實際案例說明5G毫米波所帶來的優勢,此前高通與運營商合作,在超級碗體育場部署5G毫米波,讓現場的用戶獲得了超過4G LTE20 倍的高速網絡接入體驗。而5G毫米波大容量的特性也在這個案例里得到充分的體現,超級碗賽場有十萬個座位,高通用 79 個5G毫米波小站實現了全部座椅的5G信號覆蓋。高通還與Verizon合作開發一個APP,發揮5G毫米波大帶寬、低時延的特征,為場內觀眾提供 7 個自由選擇角度的比賽實況轉播,完全顛覆了現場觀眾的觀賽體驗,最后這APP獲得了現場觀眾高度評價。
那么中國的用戶什么時候能用上5G毫米波呢,目前業界的猜測是,在 2022 年北京冬奧會上會看到5G毫米波在賽場的實際使用,算算時間,好像也就幾個月的時間,你是否期待5G毫米波所帶來的冰雪賽事的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