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億邦動力(ID:iebrun),作者:繆 悅,授權轉載發布。
歡迎來到每天一期的億邦跨境plus社群微小課。我們會和大家分享行業動態、熱門話題,也可能聊聊行業八卦。我們今天來聊一聊不刷單不索評,跨境賣家還能怎么做好亞馬遜生意?
亞馬遜在近期的媒體活動上再一次明確表明了自身的立場,此后會更加嚴格的把關賣家濫用評論、操縱評論的行為。那么,對現階段想要入局跨境電商、或者想繼續在跨境行業深耕的賣家而言,未來可持續經營的路線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呢?現階段做好跨境生意的關鍵點又有哪些?
在此前由億邦動力發起的“寧波產業帶電商進化營”活動中,跨境大賣家黑米科技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心得。黑米科技運營總監費靖峰認為,現階段的賣家想要做好跨境生意,首先要舍得花重金打造專業的人才隊伍。
另外,他還分享了一組數字:“如果賣家想要做一百萬美金的銷售額,那至少要投入一百萬人民幣的錢和貨,不包含管理費用。當然,這也與產品的客單價有關,小件成本的客單價占終端銷售的比例會低一點,大件產品的成本和運輸價格則相對較高。粗略估計的利潤比為:小件商品1:4,大件商品1:2.5。”
第二步,團隊組建后,企業需要打造屬于自身的獨特的系列產品,做好大數據分析后,通過自身對產品的理解,可以做一些差異化的改款,讓產品具備一些獨特的競爭優勢,而不是單純的比拼價格。另外,還可以聘請律師,注冊產品專利,深化產品的壁壘。做好初步的選品和listing后,就要開始做好長期的維護工作。這些都是現階段做好跨境生意的關鍵所在。
另外,小編我在與行業人士交流后,也初步勾勒了一些未來優質跨境企業的能力畫像。
第一類,選擇押注某一小眾品類,能夠精準切入特定人群的細分賽道,在特定領域將自身的產品做到極致,并成功打造出品牌的高溢價。
比如主營焊機品類的跨境企業YesWelder、專注3D打印機品類的Snapmaker,這兩家企業選擇了一個相對小眾的賽道,但憑借自己多年的產品經驗,能夠做到這一細分領域的國內頭部,而在出海的過程中,除了實現性價比,又找準了與海外龍頭企業差異化的點,比如將“工業級產品”需求轉化為“民用級產品”需求,從而將中國的商品順利推向海外市場的千家萬戶。
值得一提的是,這類企業后期的全渠道布局也很關鍵。也就是說,除了做好線上的營銷推廣工作,賣家還可以從線下甚至B端市場挖掘更多的增長空間。
第二類,有資本在背后進行高舉高打的助推,且創始團隊豪華。比如現在國內有多家互聯網大廠已經開始發力跨境電商,創立自己的跨境品牌。他們的優勢在于,有很多高素質人才的加入,特別是偏向“技術端”的人才,過去跨境電商都是野蠻生長的,但這些人會有更策略性的入局。他們開始關注供應鏈創新、通過技術賦能產業鏈上游,比如服裝出海企業Cider、全量全速、心潮無限等,這些企業的背后都有大資本、核心技術和人才團隊的加盟。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