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5G毫米波產業高峰論壇于今年9月23日在北京進行,會中高通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表示,5G毫米波將激發5G應用新動能,目前5G毫米波處于蓄力向前的狀態。他介紹,中國已經建成全球領先的5G通訊網絡,5G基站超過100萬個,5G終端超過4.2億個。在良好的5G建設基礎下,5G向更高的頻段探索,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徐晧解釋,頻譜資源是移動通訊最寶貴的資源,無線通訊的物理規律是,越低的頻譜資源越稀有,越高的頻譜資源越豐富,更高的頻率可以承載更大的數據帶寬,帶來更低的時延,更豐富的高頻譜資源也能承載更多的通訊用戶。實際上徐晧所描述的就是5G毫米波的優勢,大帶寬、低時延、大容量。
那么為何以前不發展5G毫米波呢?徐晧解釋,5G毫米波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進入高通之前,距今25年的博士研究生期間,做的就是毫米波技術的研究。那時候毫米波有諸多的困難,傳輸距離短、只能視距傳輸、設備價格貴、不支持移動中連接。現在這些難點,在高通等企業的努力下,均已得到攻克,5G毫米波已經開始進入商用,各家企業均能拿出成熟的5G毫米波商用解決方案。
徐晧也表示,5G毫米波有極大的技術優勢,但也不是適合所有的場景。滿足用戶密集或流量巨大兩個條件之一,就是適合部署5G毫米波的場景,他總結歸納出五類,分別是企業內部部署、室內室外場館、交通樞紐中心、固定無線接入、工業物聯網。其中較為特別的是固定無線接入,通常以FWA縮寫表示,在一些特別的場景,例如鄉村、不方便部署光纖的古城區等,通過CPE前置設備,利用5G毫米波來實現高速的寬帶連接。高通實際測試案例里,在農村地區,5G毫米波可以實現10公里距離1Gbps的寬帶連接,在意大利的城區,也可以實現6到7公里距離1Gbps的帶寬。
通過徐晧博士的解釋,可以了解到5G毫米波是Sub-6GHz網絡很好的補充,在一些用戶密集流量大的場景,以及一些對帶寬要求大,又不便于部署光纖的場景,十分適合部署5G毫米波。Sub-6GHz頻段實現5G的廣度,讓更大范圍更多的用戶接入5G網絡,毫米波實現5G的深度,在有限的區域實現更快速率、更多用戶、更大流量的5G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