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吳懟懟(ID:esnql520),作者:李小歪,授權轉載發布。
北京時間 6 月 26 日晚,全球實時互動云服務商聲網Agora(以下簡稱聲網)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全球實時互動云行業的第一股,股票代碼:API。
IPO當日,股價就上漲152.5%,市值超50. 6 億美元。在位于上海楊浦區的云敲鐘儀式現場,聲網創始人趙斌出人意料的沒有參與敲鐘,而是由聲網內部開發者和外部開發者共同完成敲鐘,聲網對開發者的重視也由此可見一斑。在疫情的危與機,和全球市場的不確定里,趙斌要和團隊一起,給美股投資者講好聲網的增長故事。
01
全球化的故事不好講
故事的高潮,就是這次納斯達克的上市。
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招股書來看,聲網實現了營收47.6%的增幅,從 2018 年的 4366 萬美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6443 萬美元。
云服務也同時成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招股書顯示, 2018 年、 2019 年實時互動云服務收入分別為4319. 9 萬美元和6392. 5 萬美元,實時互動服務收入占比分別為98.95%和99.22%。
一個顯著的特征在數據里顯山露水。實時互動云服務的確是公司的強項,這項優勢也預示了后來故事的走向。在全球實時互動云行業,無論是坐標海外還是國內,聲網成為了其中第一家上市的企業,并將實時互動云這個細分領域成功做到了商業化。
而其也憑借全球化的數據中心、團隊和客戶,快速鎖定了全球實時互動云第一股的位置。
「全球」的故事之所以難講,是因為不是嘴上喊著全球化的口號就能成事兒。太多的全球化故事,只是包裝了一個虛晃一槍的美夢,讓投資者和小股民掏出錢包后眼含熱淚。
而聲網在成立之初就把業務范圍擴張到全球。
海外客戶中,除了一些從國內出海的公司外,還有很多海外上市公司和獨角獸,北美、印度、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客戶較多。美國最大的婚戀社交平臺 The Meet Group和互動電商美國,印度最大的通訊App Hike,以及日文的二次元音頻社區LisPon,直播平臺Stager Live都在使用聲網的服務。
為了服務這些海外本土公司和國內出海客戶,聲網在創業之初就設立雙總部運營,在硅谷和上海都設有總部,并在北京、班加羅爾、東京、倫敦等海外城市開設分布式協同團隊。
而覆蓋全球的 250 多個數據中心,搭建起一條專門用于實時互動應用傳輸的軟件實時定義網SD-RTN,仿佛一條能夠任意馳騁的高速公路,為當地提供技術和運營支持。
僅在 2020 年 3 月,公司就通過10, 000 多個活躍應用為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終端用戶提供了超過 400 億分鐘的實時互動使用時長。同時,活躍客戶數在 2020 年第一季度達到 1176 家。
成為全球實時互動云第一股,聲網自然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有人也開始把聲網對標海外的云通信公司Twilio。這家上市至今股價漲了 8 倍的北美獨角獸,被美國金融市場分析師寄予厚望,稱其有望成為第二個AWS。
但聲網Agora的故事可能和Twilio有不同的走向。Twilio主打云通信,實時消息是其核心業務之一,大眾熟知的虛擬號碼和驗證碼是其主戰場。但它和聲網擅長的實時互動云,還是略有差別。
Twilio之外,Zendesk、Ringcentral等多家云通信上市公司的市值均在百億美元大關,去年IPO因為疫情大火的Zoom,目前市值更是直逼 700 億美元。
美國云通信市場鏖戰正酣時,全球的實時互動云行業競爭也越發激烈。
在招股書里,聲網也將把Twilio 列為對手,除此之外,騰訊、TokBox(屬于Vonage Holdings Corp.的一部分),以及一些小規模的軟件公司,也將和聲網的全部或部分平臺和產品展開競爭。
可以預料的,未來更多企業將加入這場戰局。
02
讓RTE無處不在
故事的起點,多少有點理想色彩。
1969 年,出于軍事目的,美國加州大學的一群工程師,將計算機與計算機連接起來,這就是互聯網的前身,阿帕網(ARPANET)誕生了。隨著技術發展,人們可以在互聯網傳遞文件、圖片,一個古早詞匯由此誕生,「網上沖浪」。
但由于帶寬受限,傳遞會有問題。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內容分發網絡的誕生,將網頁內容層層緩存至下級服務,用戶就能就近獲取緩存的內容。
但CDN技術并不能解決互聯網存在的延時、抖動、丟包,這是導致我們在音視頻通話時遇到花屏、卡頓、甚至斷開連接等問題的元兇。
在實時音視頻發展初期,即使是強如Skype這樣的語音通話軟件,也是「卡頓俱樂部」的常客,而聲網用軟件編程的形式來定義和控制網絡,并將這個網絡用于實時互動(Real-time Engagement)
它給錯綜復雜的互聯網建立了一個導航,讓數據流始終走最快、最流暢的線路。這個導航就是SD-RTN(Software Defined Realtime Network)軟件實時定義網絡。
這項技術擁有改革性的意義。
從此,你可以自由地和大洋彼岸的家人打電話,也可以在游戲直播間和隊友連麥開黑,還能在疫情期間,足不出戶地聽老師上課,順便交作業。
可以說,在聲網的平臺上,開發者可以輕松地將實時語音、視頻通話、實時消息、實時互動直播嵌入到移動和Web應用中。
在萬物皆可云的時代,聲網的服務已經覆蓋了教育、社交直播、遠程辦公、電商、IoT等 10 余行業, 100 余種場景。
從 2016 年用技術促成狼人殺游戲的大火,到 2018 年應對直播、短視頻等應用在音視頻互動場景的主流化需求,再到 2019 年和疫情前后支撐在線教育行業的迅猛發展,其技術作為一種底層工具,不僅賦能傳統產業,幫助企業低成本、高效率地轉型,也為年輕人扎堆的文娛場景提供了更多玩法。
但RTE服務的落地沒有那么容易,并非一個簡單易行的「技術支持」軟件或接口。在實際服務場景中,需要根據目標企業所處的行業,持續迭代玩法,尋找更潮的場景,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真正打磨出能用、適用、好用的新場景。
這就是為什么,盡管實時音視頻已經成為當下的主流互動方式,并且這項技術已經融入 10 多個領域覆蓋 100 多個場景,但各行各行差異化的需求和RTE技術本身的復雜性,以及5G、AR/VR、AIoT等技術催生出的新場景,還在讓市場持續爆發出新的需求。
挑戰往往令人心跳加速。故事發展到后期,主人公經過歷練和洗禮后,劇情往往更加精彩。
對聲網來說,IPO是故事里的高潮,但也只是這個階段的節點,聲網CEO趙斌也在內部全員信中寫道,“回望過去,當前的時刻是一個里程碑,是很多聲網伙伴曾經夢想的事件,是市場對我們服務專業價值的背書和認可。展望未來,這個時刻又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在我們面前,‘讓實時互動無處不在’的愿景,和實時互聯網真正賦能線下全場景的未來,雖然正徐徐展開,令人神往,但也仍然前路蜿蜒,征程長遠,等待我們一如既往地踏踏實實、一步一步走過。”
在實時互動云的下一場征程里,聲網任重道遠,但潛力巨大。
而另一方面,聲網的實時互動云服務雖然已覆蓋了 10 余行業、 100 多個場景,這其中很多場景其實是超出聲網團隊的預料,是由開發者自己創造。據聲網透露,今年 7 月聲網與晨興資本將啟動全球首個實時互聯網創業挑戰賽,聲網作為全球實時互動云服務的技術賦能者,擁有深厚的技術底蘊,而晨興資本則作為實時互聯網領域發展的見證者和助推者,雙方將聯合發揮各自在技術、資金、資源等方面的核心優勢,發掘和孵化更多基于實時互聯網技術的創業公司。
03
技術深宅,拼荊斬棘
說潛力是因為市場巨大,任重道遠,當然這的確也是因為RTE技術復雜,實施過程還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讓聲網的技術宅們“誠惶誠恐,如履薄冰”,盡管已 6 年無全網事故,但他們仍然保持對數據的精準和技術的穩定,一路披荊斬棘,對實時互動云行業堅持到底。在趙斌與聲網的團隊看來,衡量實時互動業務可靠性的指標,就是追求小數點后幾個九(工程師用99.9...%的概率表示可靠性),這也是一個工程師對技術極致追求的一個體現。
2014 年 9 月 21 日,HelloTalk上線了實時語音通話功能,這家公司是聲網早期的唯一客戶。技術上線的第一天,就有來自全球六十多個國家的用戶同時在線使用,但語音通話穩定順暢。
公司CEO魏立華談及此事,說到” 14 年夏天,HelloTalk想在全球上線語音通話功能,我們不想自己做,但一直沒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8 月份,我們找到高澤華(現聲網合伙人 & 技術VP),讓他介紹能做實時音頻互動的技術人才,他直接推薦了聲網。HelloTalk當時的量不是特別大,但分布的國家特別多,而聲網希望的試用場景正好是全球,起初量不要太大,所以我們與聲網特別有緣份,一拍即合。直到如今,HelloTalk還是使用聲網的技術,因為聲網的服務一直很好、很穩定,沒出過問題。”
這種技術能力的穩定性和標準化,幾乎貫穿于聲網的發展歷程中。
2016 年,在還處于3G網絡的印度,聲網的技術不僅能夠做到音頻流暢,視頻也能跑通。這在網絡基建設施和設備較為落后的東南亞地區,能解決多用戶覆蓋、弱網對抗和設備性能等問題,實屬不易。
事實上,從成立之初,聲網就一直竭力推行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務等級協議),在那之前,實時音視頻行業沒有統一的服務質量標準,也無法評估RTE服務質量的好壞。
作為首家RTE PaaS平臺,CEO趙斌決定和團隊一起,親自定義SLA的維度,并且將要求提高到通訊質量級別的SLA,讓客戶可以明確看到質量指標。而這套SLA,日后逐漸成為聲網客戶討論實時音視頻問題的的具體標準。而據聲網對我們透露,聲網目前已經在推行服務質量標準的進一步升級,實現從SLA(服務等級協議)到XLA(eXperience Level Agreement,體驗等級協議)的升級,據了解,SLA只關注服務可用性,一般在RTE行業的表現為對服務可用時間的保障,而XLA除了對服務可用時間的保障外,還提供對用戶體驗的保障,比如:5s登錄成功率,400ms端到端傳輸延時,視頻卡頓率,音頻卡頓率等。
趙斌在內部全員信中也寫道,“我們做對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率先看到‘實時互動的本質是服務,而非功能’,并且一直堅守這個方向,最終‘等’來了教育、直播、IoT、金融等各類實時互動應用場景的爆發。接下來,我們始終要堅信這一點,不圖一時之利,不做口舌之爭,精進我們的專業,始終保持全球范圍內技術的領先。 “
或許偉大的企業都有相同的故事,從硅谷走出來的創業者都對灣區的車庫有著特殊的感情。谷歌、微軟、蘋果和亞馬遜等企業都誕生于車庫,大概是因為舊金山的房價實在太高。
趙斌也因此對一幅畫面一直記憶猶新,他在內部信中寫道——
「從我們在硅谷一個車庫里寫下第一串代碼,到今天已經六年多了。 」
這六年里,有創始人的奮斗一線,更有團隊的齊心協力。
但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要有一群瘋子一樣的人去熱愛、信仰這個故事的終局,才能爆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這或許很像聲網上海辦公室墻壁上,那個吐著舌頭的愛因斯坦。他奇思妙想,也堅持不懈,把一生沉浸奇奇怪怪的數學符號和公式里,才讓故事結尾里,相對論擁有了跨越世紀的力量。
也正如內部信寫到的那樣,「聲網的故事從六年多前開始,但實時互動的夢想卻遠早于此,實時互聯網的未來也遠超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