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直觀感受就是效率快,省事兒,原來只能跑一趟,現在最少跑兩趟,近距離可能跑四趟,收入也比原來提高多了”
——“應用G7甩箱調度平臺后,每個司機在哪里、是否接卸了、用的車、拉的煤種、卸車噸位、裝卸時間等信息都是一目了然的”
——“需求的車多了,環保壓力也大,排隊都要排一整天。通過G7的數字智慧甩箱,把所有可描述信息流都聚集到箱子上,提高了整體運行效率,實現全鏈路貫通;讓箱子“會說話”,讓煤炭運輸“由黑轉白”,走上標準的白貨運行模式。在多元共生生態下,讓卡車司機的工作更體面、環境更美好。”
以數字智慧甩箱為代表的數字化革新,到底為煤炭物流產業帶來了哪些積極改變?從應用了G7數字智能甩箱的貨車司機、煤炭企業調度員、企業管理者口中,或許能夠窺知一二。
數字智慧甩箱 一個平臺實現高效運輸
在本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服務設計大會上,G7正是以數字智慧甩箱項目入選并獲得了中國服務設計十大優秀案例的嘉獎。
大會主席辛向陽表示:G7智慧甩箱引領了大宗物流的商業模式創新;合理、有效地應用前沿科技;已經具備相當規模,創造了用戶、商業、社會、生態等多重價值;體現了服務設計理念的場景價值,代表了行業發展趨勢。
(左五:G7以智慧甩箱項目獲“十大優秀案例”獎)
對于傳統的煤炭運輸來說,煤炭裝卸需要人工完成,供需兩端在高峰時期要排隊三四個小時以上,這就導致干線運輸效率低下,而長時間的排隊也意味著油耗成本的增加和過度的尾氣排放。面對運輸中出現的運費高、運輸效率低、保供難,污染嚴重等核心問題,G7數字智慧甩箱應運而生。
將數字甩箱模式應用到大宗煤炭物流環節,以標準化貨箱+IOT物聯網設備+數據賦能,實現物流數字化,可以極大的提升煤炭運輸效率,同時也控制了運輸過程中人力、物力等成本。
以華電包頭發電廠為例,在落地數字智慧甩箱模式后,循環裝卸、無需等待,單車單趟排隊時間減少5-6h,減少碳排放約110kg;單車月行駛里程從6000公里提升到2.6萬公里,煤炭運輸由三天跑兩趟變為一天跑三趟。實時的電子盤庫,讓庫存一目了然,以一個平臺實現高效運輸。
深耕用戶場景,以服務對象為中心
G7數字智慧甩箱的本質是服務司機、服務客戶、服務產業、服務社會。通過一站式、端到端的數據打通,讓整個物流過程可控、可視、可信。幫助客戶實現“車多跑一圈、錢快轉一圈、貨多拉一點、安全更多一些”。
G7對于大宗煤炭物流的數字化探索,絕不會止步于數字智慧甩箱模式,而是基于AI+IoT技術,通過智慧物流平臺的搭建,服務于產業鏈上的各個層級,打造一個全鏈條、智慧化、多層級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以此助力行業的精細化運營及物流數字化發展。隨著將來新能源汽車的不斷加入,也會朝著更加智能化、節約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