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見實(ID:jianshishijie),作者:任佳敏,授權轉載發布。
墨跡天氣在自己的辦公區入口處貼了一組數據,寫著“5. 6 億用戶”。那是 2018 年底時的用戶數,到現在這組數據變成了6. 5 億APP用戶和1. 47 億月活。
墨跡天氣對流量一直敏感,如過去見實就曾和微信公開課一道深度梳理了這個團隊的小程序方法論(墨跡天氣小程序DAU月均環比增100%,如何實現用戶增長“三級跳”?)。友盟+看到的疫情危機中逆勢上揚的APP名單中,墨跡天氣又名列其中,他們打通了小程序和APP之間的障礙,用戶在其中跳轉更加自如。
我們因此來到墨跡,這是友盟+和見實科技一起發起的《BOSS說》第二期。這一次我們聚焦在商業機會之上——墨跡天氣是怎么看到查天氣這件小事背后的商業機會。
墨跡天氣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李李提到,僅 2015 年,國內氣象商業服務就達 6 億美元,現在按需定制企業級氣象服務的價值已經超過 2000 億元了, 2025 年能到達 3000 億元,企業級氣象服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而比這還要大的是面向普通用戶的C端市場。
從收入的角度去理解用戶增長這件事情就會變得很清晰。同樣,現在已經創辦 10 年的墨跡天氣,是如何做好數據化運營,如何做好用戶增長的?又是如何同時服務好C端、B端用戶,以為收入打下基礎的?這是我們和李李深聊的話題。不妨一起,看看墨跡天氣是怎么思考的。如下,Enjoy:
徐志斌:在疫情期間,墨跡天氣的數據表現怎么樣?
李李:在疫情期間,墨跡天氣整體數據表現不錯,有一些增長。疫情期間雖然大家都在家里,但是還是比較關心空氣質量、晴雨等信息。
另外,我們上了一些用戶比較關注的疫情信息,比如:疫情實時動態、在線問診、同行程查詢、辟謠、小區查詢、疫情預警信息推送等。目前,我們已經在IOS和安卓系統累計了6. 5 億用戶,月活達到1. 47 億。
徐志斌:您之前是做投資的,天氣這件事情,有什么商業上的想象空間嗎?
李李:通常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只要產品、服務做的好,大家用的多就會有商業化空間。成立之初,墨跡天氣也是秉承著這個想法。 2011 年,我們看到了APP紅利,當時墨跡天氣的活躍用戶突破了一千萬,我們開始做一些商業化的嘗試,包括品牌廣告、效果廣告等,但我們對于廣告植入一直是比較克制和保守的,因為要考慮到極致的用戶體驗,盡量不損害我們用戶的使用體驗,這是在C端。
2016 年,國家開始開放商業氣象服務市場,墨跡天氣也已經積累了五年的技術經驗,很看好這個市場,所以我們開始切入企業級的氣象服務。當時,在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我們看到氣象服務有很大的市場,所以決定要做To B服務。
長期來看墨跡天氣在這塊做的還不錯,成功服務農業、保險、物流、高速、車聯網、智能家居等行業。墨跡天氣逐漸從一個天氣查詢APP發展成了一個氣象服務平臺,我們能同時給C端的用戶和B端的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氣象服務,已經實現了C端和B端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
我們發現用戶有很多行為是基于天氣做決策的,然后再到線下完成這些行為,在這個點上有一個巨大的商業化空間,所以很多電商平臺在我們這投廣告。中國在歷史上是一個農業化國家,在過去五千年的時間里形成了一系列的節氣知識指導著生產生活。
現在,大家越來越希望數據能直接提供決策或者有價值的判斷,大家越來越習慣性地看一眼天氣,這是墨跡天氣用戶量一直在增長的原因。當人們的使用程度越來越深的時候,他們的行為和電商變現的模式也會越來越多,這是C端的一個巨大空間。
我們再來看B端,在全球的經濟活動中,天氣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比如農業、航空、航海、零售、物流等行業都對天氣很敏感,商業氣象服務逐漸進入到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2015 年,我國的氣象商業服務是 6 億美元,歐洲是 2600 億美元,美國是 1600 億美元。據國家氣象局和統計局統計,目前,按需定制企業級氣象服務的價值已經超過 2000 億元了, 2025 年能到達 3000 億元,所以企業級氣象服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
徐志斌:天氣查詢開始變成決策入口和行為指引?那是To C展現的潛力大,還是To B潛力大?
李李:目前來講肯定是To C大,大家可以從我們的體量上看出來。
To B未來的潛力是巨大的,像美團、餓了么在很早就有意識地通過氣象服務精準地安排騎手配送時間,航空公司根據氣象數據來安排飛機航線,慢慢地他們的需求都出來了。這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所以增長速度會超級快。
徐志斌:在過去,有沒有覺得某段時間To B或者To C市場突然打開了,或者增長速度非常快?
李李:就目前來看,C端用戶的使用行為是逐漸養成的過程;B端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確實增長的很快,一是因為需求逐漸被釋放,農業、航空、航海、商業零售、快遞物流業、建筑業等都對天氣頗為敏感,另外跟整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徐志斌:您提到了用戶養成和使用深度,墨跡天氣有沒有使用一些AI、大數據技術來優化系統功能,進而提升用戶使用深度?
李李:我們確實在產品中結合了很多AI技術。在氣象數據領域,每天都會形成海量數據,這些巨量數據的識別不能光靠人力,我們必須借助大數據技術、卷積、神經網絡等AI技術,完成數據的處理、融合和發布,這是行業壁壘所在,也是我們過去十年里一直在干的事兒。
對于氣象,很多人都存在一個誤區:天氣數據不是天氣預報該干的事兒嗎?氣象APP不是一個搬運工嗎?其實不是這樣的。大家能拿到衛星數據、地面監測數據、雷達數據,還有國外一些國家的開放數據,但基于這些數據各家形成的預測結果和預測精準度是不一樣的。
在過去十年的時間里,墨跡天氣花費了很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對數據進行篩選、分析然后預判,輸出精準的天氣預測結果。除了數據方面,墨跡天氣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我們6. 5 億用戶帶來的億級眾包數據,這些用戶給我們提供了精細化到任意點的實時眾包。
在我們的App里,有一塊兒是用戶實時位置的天氣反饋,我們通過AI技術對天氣數據、用戶反饋進行不斷的學習、優化,形成了墨跡天氣獨一無二的技術壁壘,這些數據已經把墨跡天氣的拳頭產品做到了分鐘級、公里級的顆粒度,也備受官方機構認可。
墨跡天氣累積了十年的天氣數據加工處理能力,再加上AI技術,已經把城市預測精確到公里級,把短時預測、晴雨預測的準確率提高到了90%以上的水平。通過這些細顆粒度的數據,墨跡天氣給C端和B端的用戶提供了不同的氣象服務。
徐志斌:墨跡天氣用戶總量6. 5 億,用戶的增長來自哪里?
李李:有三個層面,第一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廣泛普及,給墨跡天氣帶來了用戶增長紅利;第二個是年輕用戶和下沉用戶的增長,給我們帶來了持續增長的紅利;第三個是用戶多端增長,原來我們是在ios和安卓,后來在微信、頭條、QQ、美團、高德、搜狗、百度等平臺都開了小程序,因為我們跟這些場景有極大關聯性,所以墨跡也做了這些場景下的小程序,可以跟用戶進行實時的端與端的互通,我們從這些小程序上也獲取了不少用戶。
徐志斌:像微信、頭條、百度等平臺,以及相應的小程序之間的用戶數據都打通了嗎?
李李:已經實現互通了,用戶在這個端提出的需求,在別的端也會實現。
徐志斌:我們通常會講用戶關鍵行為數據,對于墨跡天氣來說,哪些是用戶關鍵行為數據?每天打開友盟+的數據系統,您重點看哪些數據?
李李:對于任何一款APP來說,DAU、留存、用戶使用時長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關鍵數據指標。對于我們來講,核心肯定是DAU,就是每天有多少用戶使用墨跡天氣,同時我們也很關注用戶留存、用戶時長,也會通過不同基礎類的高質量、差異化的氣象產品和活動來提升用戶留存和使用時長。作為天氣類APP,我們最關心的是用戶什么時間打開APP、使用了哪些功能等。
為什么關心這些數據呢?因為它對于我們來說作用很大。天氣類APP跟內容類的APP不一樣,產品功能、技術、市場運營以及外部等各種因素都會影響天氣APP,例如今天的天氣變化會影響用戶的留存和時長。我們要通過不同的維度解讀這些數據,去觀察哪些行為、外部因素、給用戶提供的服務和內容等能提高用戶留存,進而滿足用戶的需求。
徐志斌:墨跡天氣的用戶數據來自不同端口,友盟+系統怎么樣支撐你們對這些數據做區隔分析、定向分析和精細化運營?
李李:無論是App端還是小程序端,友盟+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高質量的數據。除此之外,我們也會用到友盟+的U-APP來洞察用戶的分群行為特征,提高用戶的留存率。總的來說,友盟+讓我們產品和運營更加聚焦,決策更加精準。
徐志斌:現在大家都在討論“用戶全生命周期”這個話題,對于墨跡這類天氣APP來說,“用戶全生命周期”有什么不同的理解和玩法?前幾天大家也在討論存量市場,存量市場就是“左手倒右手”,中間必然會出現流失,對于這種情況,能否從數據的角度看出一些端倪、預警?
李李:在這方面,友盟+給了我們很多幫助。我們用戶的數據來自不同的端口,其實用戶的行為受內、外界的影響很大,比如這次疫情影響會反映到各端的用戶數據上。通過使用友盟+的系統,我們可以更全面的檢測多端口的用戶行為,從而可以動態地調整運營策略。
整體的天氣大盤在增長,一般的情況下,墨跡的增長會超過天氣大盤。存量用戶增長不光是DAU的增長,同時也體現在用戶使用時長的增長,我們可以看到存量用戶使用的時長越來越長,這也是增長的一個維度。
另外,C端客戶也會有B端需求,這就帶動了To B的用戶增長持續走高。
徐志斌:市場已經開始向頭部企業集中了嗎?剛才您提到墨跡的用戶增長已經超過大盤,在增長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不能出錯,一旦犯錯就會從增長態勢掉入下滑態勢?
李李:是的,市場已經開始向頭部企業集中了。作為天氣類APP,提供的基礎服務必須具備較高的精準度,如果這一點做不好,其他的就無從談起,所以每年我們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氣象技術的研發上,才能保持氣象技術上和準確率上的行業領先。
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和關懷也很重要,我們會在理解用戶需求的基礎上,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以上兩點是不能犯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