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WHYLAB
這是小米全新開拓的手機系列 —— 小米 Civi,并不走以往配置、性能、技術、堆料至上的線路,而是往美型和自拍上靠攏。
2599 元起跳的小米 Civi,很難不讓人想起跳票已久的 CC 系列,但相比起 CC 系列,Civi 明顯更注重內在和外在的表達。
小米這次給 Civi 配了三種配色,而且三種色彩都很明顯是朝著不少女生審美中去的,連名字都非常少女心 —— 「怦怦粉」、「輕輕藍」,還有小哥哥也可能會喜歡的「閃閃黑」,它們玻璃背蓋都采用了絲絨 AG 工藝,其中「怦怦粉」在玻璃膜片上作了絨毛紋理處理,視覺和觸覺上都有一種絨絨感,只不過手中這款是唯一的深色系 ——「閃閃黑」。
「閃閃黑」的 Civi 其實比較中性,加上了絲絨 AG 工藝,讓整個后殼就像在深邃夜空里的滿天星,深邃卻不低調。
用顯微鏡拍攝這「閃閃黑」的后蓋,能看到如礦石一般的不規則「晶體」,動態光線下能折射出不同的光點,構成宏觀如星空點點。
厚 6.98mm、重 166g —— 小米 Civi 可以算是今年少有主打輕薄的機型,小米用這樣一句來概括 ——「手機中的超模身材」,這句話雖然有點點刻板印象的意思,但上手細品,其實還挺準確的,講真今年似乎已經很少觸摸到像它兼顧質感重量和厚度的手機了,如果你有條件可以親自上手掂量掂量。
小米 Civi 正面是一塊 6.55 英寸的雙曲面屏幕,且這塊屏幕并不簡單,使用得跟 iPhone 類似的 COP 封裝技術,但據說工藝有所升級,讓它成為小米有史以來最窄的一條底部邊框,我用游標卡尺對它進行了測量,實測屏幕邊緣到機身邊框邊緣的距離僅 3.62mm,作為對比我也對頂框進行了測量,距離 3.03mm,這差距確實很小了(因為測量方法不同,這里測量結果會與官方不同)。
雙曲面 + 超窄底框的設計,讓 Civi 的整個正面視覺沖擊力提升了一個等級,甚至要比不少友商的旗艦屏幕都更具沖擊力 —— 不過也因曲面屏,單手操作時有一定概率會誤觸。
參數上,Civi 的這塊屏幕分辨率 2400 × 1080,支持 10bit 色深,最高 120Hz 刷新率顯示。
但顯示效果更影響屏幕觀感,衡量一塊屏幕顯示的好壞,就得看這款手機在我們 WHYLAB 實驗室專業儀器下測得的客觀數據。
先看感知最強的亮度,我們實驗室里測得這塊屏幕的默認手動最高亮度為 438.96nits,在外部強光下能激發出最高亮度 700.6nits,達到如今旗艦手機的基本水平了。
除了可自定義的「高級模式」,還有三種色彩風格可選 —— 默認的「生動」,以及「鮮艷」、「原色」模式,這三種模式分別對應了三種色彩空間,分別為 P3、NTSC 和 sRGB 色域。而我們實驗室測得這三種色域的覆蓋度分別有:「生動」模式 90.79% P3、「鮮艷」模式 107.53% NTSC,以及「原色」模式的 102.97% sRGB。
色域的覆蓋度反映的是色彩的豐富程度,也就是說顯示的色彩范圍是否夠廣,而衡量色彩顯示得是否到位、準確,就得看「124 色平均 ΔE2000」這個反映色彩偏移的值,這個值越低,反映色彩偏移程度越低,也就說色彩越準確。
其中「生動」模式測得值為 2.56,成績屬不錯;而鮮艷模式為 5.05,講求的是一個艷麗效果,無需太追求色準,所以成績一般;不過「原色」模式最講求對色彩的還原,1.22 的成績確實也足夠優秀。
實驗室里,顯微鏡下拍攝小米 Civi 的這塊屏幕出自小米的老朋友華星光電之手,實際拍攝的像素排列如上。
定位「美型」手機,小米 Civi 并沒有采用最旗艦的基礎硬件配置,而是采用符合這定位的、夠用的配置 —— 驍龍 778G 平臺,用的臺積電 6mm 工藝,1 枚 2.4GHz A78 + 3 枚 2.2GHz A78 + 4 枚 1.9GHz A55 的八核 CPU,GPU 采用的是 Adreno 642L,綜合性能大概在聯發科天璣 1000L 之上,在驍龍 855 附近;運存和閃存分別用的是 LPDDR4X 和 UFS 2.2 芯片 —— 硬件配置確實是以夠用為主,日常使用基本不易遇到卡頓,但實際的游戲表現又如何呢?
這里我們直接用最高幀率和畫質的「王者榮耀」進行測試 —— 先將畫面設置為最高的顯示幀率(90fps),同時分辨率也調節到「超高」的水平,畫面總質量選擇「高清」,并開啟抗鋸齒和陰影效果。
約 15 分鐘的游戲里,小米 Civi 的表現非常穩定,全程基本能頂著 90fps 跑,平均幀率 88.8fps,只有最后場景變化時的瞬時幀率降低;CPU 的表現也比較穩定,并不會出現突然降頻率來緩解散熱能力的情況,CPU 溫度的上升也比較穩定。
除了基礎的硬件配置,小米還給 Civi 配了 NFC 芯片、正面雙揚聲器等,且支持 Dolby Atom 杜比全景聲音效等。
這一次小米 Civi 主打自拍,前置攝像頭 3200 萬像素 + 邊框隱藏式雙柔光燈,引入了新的美顏算法,做到智能膚色優化、3D 立體微雕、去黑眼圈法令紋等,并添加了自然和經典兩種自拍模式;但是,我們這里還是將注意力放到后置攝像頭上。
小米 Civi 后置用的是 6400 萬像素廣角主攝 + 800 萬像素超廣角端 + 200 萬像素的微距鏡頭的「雙實用單湊數」三攝鏡頭組。
重點看 6400 萬像素的廣角主攝,鏡頭下是一枚三星的 S5KGW3 的圖像傳感器,尺寸 1/1.97 英寸,參數不重要,實際表現看樣張。
在白天光線充裕的環境下,小米 Civi 的表現是不錯的,整體細節還原比較到位,氛圍感營造得也比較到位,但寬容度還有可提升空間;色彩方面,Civi 并非走真實風,實際飽和度稍高,并不是最寫實的,但對于不少人來說,這是可以直出發微博、朋友圈的畫面。
到了夜間、傍晚光線不算充足的環境下,廣角主攝的色彩、寬容度表現跟白天差不多,細節上暗處的表現會相對好些,而大塊明亮區域細節稍稍欠點意思。
再看 Civi 的超廣角端,色彩風格基本延續了廣角主攝的表現,色彩飽和度略高,氛圍感營造得不錯,但邊緣的畫質損失會相對較嚴重,且寬容度也有一定的提升空間。
用上高通驍龍 778G 平臺同時,小米給 Civi 配備塔式多層石墨堆棧設計,據說散熱材料面積共計 10202 平方毫米,理論上應該會有不錯的散熱表現。
而充電方面,小米 Civi 內置了一塊 4500mAh 容量的電池,搭配 55W 的快充,我們 WHYLAB 實驗室里測得一次完整的充電需時 51 分鐘,不快也不算慢,10 分鐘能充上 22%,半小時能滿上 72% 的電量。
至于續航,我們繼續使用 WHYLAB 標準化的五小時續航測試項目,來壓縮模擬我們日常一天使用對電量的損耗,包括微博、微信、在線音樂、在線長視頻、短視頻、電子書、游戲、拍照、網購、通話,各項半小時,共計 5 小時;滿電的小米 Civi 跑完一次測試最終剩余 55% 電量,還剩一半的電量,成績還算不錯。
五小時續航過程中,我們也對手機的各個項目正反面發熱穩定進行了檢測,過程中最高溫出現在錄像的過程,錄得正面最高 40.6 ℃ 的溫度,背部 39.3 ℃,都在攝像頭附近的位置,這對于 2021 年的 5G 手機來說,其實并不算燙的了,不過其它項目的溫度大概在 34 ℃ 附近會有一定的溫感。
或許從小米 Civi 開始,公眾對小米的固有印象要有改變了,不再只是那個純堆參數、拼硬件、比技術的小米,小米想借 Civi 告訴大家,小米也可以是「美型」的、可以是懂女性用戶的、更可以是賣弄手機性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