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點資訊”APP,開屏即八個字“品質內容,價值閱讀”。
這款融合了搜索和個性化推薦技術的信息流產品背后是一家相當低調的互聯網企業。回顧“一點資訊”的發展履跡,卻又可以從中窺見其在躁動的移動互聯時代存活下來并欣欣向榮的端倪。
2013年問世,2015年、2016年先后與小米、OPPO達成戰略合作,2017年完成E輪融資.....而今“一點資訊”的用戶覆蓋率已躋身行業前三,生態流量1.2億。
日前,賽博大象集團一點資訊CTO柴橋子、高級副總裁陳合春接受了51cto記者的采訪,就近兩年在技術儲備、產品設計、內容輸出、發力方向上的探索和抉擇進行了分享。
信息流的變遷:短視頻沖擊下的“突圍”
信息流產品到底是什么?業界對于這一概念并沒有清晰的界定。
陳合春解釋道,信息流更多應該是一種對于信息獲取交互方式的稱謂。在他看來,信息流產品其實可以看作是早期門戶時代類似產品的升級。“原來你看新聞,現在延伸到你感興趣的各種內容,然后用流的方式來交互,就成了早期的信息流產品。這背后,個性化推薦技術是核心的支撐。同時在生產端,進一步促進了自媒體生態的繁榮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看,近年來信息流的承載形式越發多樣化,海量的圖文、音頻和視頻每天都在沖刷著人們的日常,盡管信息質量參差不齊,但無一例外在最大化地謀求人們的注意力。其中短視頻無疑是個中翹楚,對信息流行業來說,其崛起過程就像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
對此,陳合春談到,在信息流場景下大家的需求多數是消磨時間,而短視頻產品無論在娛樂性還是沉浸感上都更有優勢,用戶傾向于短視頻并非偶然。面對這一挑戰,企圖將已經分流到短視頻上的時長重新導回傳統的信息流領域中顯然是不太現實的,關鍵還是在于尋找“新的增長點”。
而在摸索過程中,一點資訊逐漸將眼光放到了“中視頻”上,因為他們希望能夠給與用戶“更有價值”的東西。直觀來看,雖然同樣是視頻,但中視頻的時長使它更容易形成完整的敘事邏輯,更容易進行有深度的內容輸出,更能夠承載有一定價值的表達,從而讓用戶更有獲得感。而這一點對于短視頻而言恰恰是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