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毫末智行第三期品牌開放日活動在北京毫末即將搬遷的新家小院舉行。活動以“毫末千里,合抱未來”為主題,貫穿“匠心精神”為核心脈絡,首次曝光了毫末員工近兩年工作中的上百張“風霜雨雪”照片,并精心策劃了貫穿5000年間的自動駕駛前世今生展。發布會現場,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CEO顧維灝等核心高管在現場分享了毫末最新的技術、產品等成果:毫末智行乘用車輔助駕駛行駛里程突破100萬公里;備受期待的NOH智慧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即將在2021年10月正式發布;阿里達摩院小蠻驢正式與毫末智行達成合作,毫末全面助力小蠻驢質量保證和規模化量產……這些量產產品落地最新成果背后,顧維灝也首次分享了毫末背后的技術實力版圖,以“數據智能”為核心的技術寶藏首次揭開面紗。
(董事長張凱、CEO顧維灝、COO侯軍、CIO甄龍豹在新辦公樓“揭石儀式”中合影)
輔助駕駛里程突破100萬公里 毫末再交雙百萬成績單
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表示,AI自動駕駛是一場持久戰,2022年將是AI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之年。這場戰役中,誰能率先落地從高速進入城市場景,誰能快速實現規模化量產,誰就有機會贏到最后。而毫末智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強大的將技術轉化成工程化的能力。張凱在現場還發布了毫末的制勝“公式”:(穩定的量產能力*數據智能*安全)^生態。張凱透露,預計到2022年底,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系統將落地長城汽車34款車型,約占其整體待上市車型80%,預計未來三年搭載的乘用車總量超過100萬臺。
(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發布毫末的制勝公式)
現場,顧維灝公布了毫末智行最新輔助駕駛行駛里程已突破100萬公里,其中包含WEY摩卡、坦克300城市版車主駕車里程數及毫末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其中WEY摩卡的輔助駕駛功能開啟率達到30%,車主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單次行駛里程最長137公里,車主最喜愛的智慧躲閃功能已經累計開啟上萬次;除車主駕駛外,毫末智行路測測試車輛歷時9個多月時間已經在深圳、重慶、北京、貴陽、昆明等超過100個城市展開測試,覆蓋雨天、大霧、冰雹等多種惡劣復雜天氣。
毫末智行技術寶藏“數據智能”揭開面紗
發布會現場,張凱提到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系統預計未來三年搭載長城汽車總量超過100萬臺。屆時,毫末智行將是行業內最快達到該規模的企業。顧維灝認為,規模是自動駕駛戰役制勝的必然基礎。“如果只有1萬輛車或者只有10萬輛車做出來的自動駕駛,一定不會強過擁有100萬輛車的自動駕駛能力,就是算法再強也不能取代數據的不夠。毫末智行最核心的技術點,就是如何讓有價值的數據可持續且高效的積累,在毫末我們稱之為數據智能。”
(毫末智行CEO顧維灝揭開“數據智能”神秘面紗)
顧維灝判斷,誰能可持續的低成本且高效獲取有價值數據,誰就有機會活到最后勝利的那一天。
顧維灝在現場題為《數據智能背后的深思考與慢功夫》的主題演講中,詳細講解了在毫末智行以“數據智能”為核心驅動的自動駕駛技術版圖。顧維灝表示,毫末是一家AI公司。AI自動駕駛技術的成功依賴于兩大關鍵環節:模型和數據。足夠多和足夠好的數據是做出好模型的前提,毫末智行對此深以為然,并投入大量資源構建自身的數據智能閉環。對于自動駕駛來說,數據是養料,它讓AI自動駕駛不斷生長,養料的品質好壞決定了AI自動駕駛的生長高度。擁有了高品質的數據及高質量的處理能力,在中國的復雜路況場景下,中國極有可能誕生世界級的自動駕駛AI公司。
得益于量產落地的規模優勢,毫末智行已經在自動駕駛的人工智能技術上獲得了大量的突破。
毫末智行首先通過云端的基礎大模型自動診斷分析幫助車端任務域模型更快進步。其次,毫末使用了無監督聚類的方法挖掘更多相似困難場景,解決AI模型的數據偏見問題,通過使用模型并行和任務流并行的方式,大大提高了AI模型的迭代速度,加快了技術進步的速度。最后,毫末使用了CSS云端并行仿真,自動化生成測試案例,極大加快了AI算法的驗證速度。
在傳感器的配備使用上,毫末也開始將800萬像素攝像頭應用在產品上,加大了傳感器視野,增加了輔助駕駛的安全性。
在車端模型研發中,毫末智行使用了ResNet50提取圖像特征,隨后進行了多傳感器在BEV空間的融合,此處采用了Transformer相關的模型結構,最后經由多任務的方式,感知模型直接輸出在三維空間中的所有結果。而為了支撐大量的感知推理計算,長城汽車、毫末智行共同聯合高通推出了目前全球算力最高的可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ICU 3.0(即毫末智行“小魔盒3.0”),平臺單板算力達360TOPS,可持續升級到1440TOPS。顧維灝表示,這相當于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系統的AI自動駕駛大腦,是中國自動駕駛界的算力怪獸,所有算法都是毫末智行全棧自研。2022年搭載小魔盒3.0的長城汽車在感知能力方面會是中國市場最領先的產品,同時也將覆蓋城市通勤場景,助力車主駕車更安全更安心。預計到2022年中,毫末智行有望成為國內算力最大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中國自動駕駛最強算力怪獸“小魔盒3.0”重磅發布)
NOH重磅發布即將上車WEY摩卡 毫末牽手達摩院宣布重磅合作
隨著100萬輔助駕駛公里行駛里程與測試數據的突破,毫末智行也迎來了輔助駕駛系統的高速進階。發布會現場,毫末智行研發總監王天培宣布了備受關注的毫末智行全棧自研的NOH(Navigation on HIPilot,智慧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即將在2021年10月正式發布的消息。所謂NOH,是指系統在高速和城市快速路高精度地圖覆蓋的范圍內,可以基于用戶設定的導航路線,實現從A點到B點的智慧領航輔助駕駛。這次升級也將持續助力WEY摩卡等長城車型成為中國市場最智能的量產車型之一,持續引領中國民族品牌智能化新成就。
(張凱、顧維灝定期測試NOH視頻曝光,毫末智行NOH即將在10月上線)
毫末智行首席交付官CIO甄龍豹表示,毫末智行的NOH擁有擬人化的駕駛策略以及安全保護系統,可以監測道路、天氣條件,駕駛員狀態及系統軟硬件安全運行情況,全程守護用戶出行更安全放心。
發布會現場,來自發改委中小企業協會領導、北京順義區領導,WEY摩卡、阿里、騰訊、高通、百度、高德等數十家合作伙伴及首鋼基金、美團戰投、高瓴創投等投資人伙伴代表到場,分享對自動駕駛的最新洞察和階段性成果。魏牌總經理李瑞峰、長城汽車首席數字官CDO陳現嶺、歐拉品牌技術副總經理譚建以及來自北京、石家莊等地的摩卡車主用戶都表示希望毫末的自動駕駛硬科技助力更多車型落地。高通技術公司產品市場高級總監艾和志表示:“高通技術公司期待與長城汽車和毫末智行共同完成ICU3.0計算平臺的設計和開發工作,賦能終端消費者的智慧出行”。
(毫末智行合作伙伴現場分享)
現場,毫末智行的生態合作伙伴還迎來了一位新朋友,阿里智能物流無人車“小蠻驢”。此次雙方重磅合作,阿里達摩院選擇毫末智行為其智能物流無人車“小蠻驢”進行生產制造、出廠測試驗證、規模量產等聯合創新及全生命周期服務。毫末智行全面助力小蠻驢質量保障和規模化量產。2021年,達摩院將陸續落地1000臺阿里智能物流無人車“小蠻驢”走進中國校園。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表示,“小蠻驢”的問世是人工智能跟物流行業進行融合的非常好的典范。我們希望與毫末智行一起,共同推動物流行業的數字化進展。
(毫末智行CEO顧維灝介紹與阿里達摩院的合作)
毫末智行COO侯軍表示,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很遠。毫末智行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合作伙伴的支持,健康的生態合作伙伴讓毫末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持續高速發展。
千里智行,始于毫末。顧維灝再次提起毫末智行名字的由來。其源于春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之《老子·第六十四章》。形象論證了大事都是從小事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必須有堅強的毅力,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才可能有大發展,成大事業。
(毫末智行CEO顧維灝分享毫末人的“匠人精神”)
顧維灝以此延伸出了毫末人的精神底蘊——“匠人精神”。“毫厘之間分高下,微末之處顯匠心。毫末智行的每一次產品迭代,每一次追查程序bug,每一次為了客戶滿意尋求到性價比最合適的零部件, 每一次風霜雨雪惡劣天氣下的路測……都是希望把最好的產品交付到用戶、合作伙伴手中,都是毫末人與生態合作伙伴精誠協作的每一點進步。”作為毫末匠心精神的代表,研發總監王天培現場表示,會用心做好每一款產品,將自動駕駛事業作為一生的追求。
(毫末智行研發總監王天培分享匠心精神)
“毫末千里,合抱未來。毫末智行將繼續攜手合作伙伴,加速中國自動駕駛的創新之路。”張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