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輔助駕駛公里行駛里程、100萬臺+乘用車搭載量,規模化應用將革新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數據智能”。9月28日,在中國自動駕駛領域超級新星毫末智行舉辦的第三期品牌開放日上,CEO顧維灝首次詳解了企業技術版圖與規劃,并分享了關于自動駕駛行業構建“數據智能”體系的實踐,從感知系統、控制系統、執行系統到維護運營,覆蓋了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全產業鏈。
開放日現場,顧維灝等核心高管同時官宣了毫末最新的技術、產品及合作成果,進一步鞏固了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地位:乘用車輔助駕駛行駛里程突破100萬公里;NOH智慧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將于2021年10月正式發布;物流應用再下一城,與阿里達摩院小蠻驢達成合作,助力小蠻驢規模化量產,2021年將落地1000臺智能物流無人車走進中國校園;中國自動駕駛最強算力怪獸“小魔盒3.0”發布,到2022年中,毫末智行有望成為國內算力最大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規模化打基底 “雙百萬”助推數據智能
什么是自動駕駛行業的數據智能?顧維灝認為規模化是前提。“規模化是自動駕駛戰役制勝的必要基礎。如果只有1萬輛車或者只有10萬輛車做出來的自動駕駛,一定不會強過擁有100萬輛車的自動駕駛能力,就是算法再強也不能取代數據的不夠。毫末智行最核心的技術點,就是如何讓有價值的數據可持續且高效的積累,在毫末我們稱之為數據智能。”
現場,顧維灝公布了毫末智行最新輔助駕駛行駛里程已突破100萬公里,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最快到達該數據的創業公司。“百萬公里”包含WEY摩卡、坦克300城市版車主駕車里程數及毫末測試車輛測試里程數,其中WEY摩卡的輔助駕駛功能開啟率達到30%,車主開啟輔助駕駛功能單次行駛里程最長137公里,車主最喜愛的智慧躲閃功能已經累計開啟上萬次;除車主駕駛外,毫末智行路測測試車輛歷時9個多月時間已經在深圳、重慶、北京、貴陽、昆明等超過100個城市展開測試,覆蓋雨天、大霧、冰雹等多種惡劣復雜天氣。
此外,毫末智行輔助駕駛系統預計未來三年搭載長城汽車總量超過100萬臺。屆時,毫末智行將是行業內最快達到該規模的企業。
毫末董事長張凱分享的數據更為樂觀于直接。據透露,2022年毫末智行承擔長城汽車34款待上市車型高級別輔助駕駛的開發任務,占長城汽車全年待上市車型接近80%,這些車型中30%是標配,其余均是高配搭載——以此可推斷,到2022年,長城汽車高級別輔助自動駕駛滲透率超過40%。“考慮到后續幾年消費的升級 以及成本降低等因素,我認為,到2025年高級別輔助自動駕駛的市場滲透率非常可能達到80%。”張凱表示。而行業數據顯示,2020年長城汽車銷量超過110萬輛,2021年上半年銷量已突破62萬輛,毫末三年搭載百萬輛的目標或將提前實現。
100萬輔助駕駛公里行駛里程與測試數據,以及100萬臺乘用車搭載量目標的快速挺進,也推動毫末的“數據智能”進入高速進階。
顧維灝介紹,毫末智行的數據智能體系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度布局:首先,采用大量人工標注的方式不斷擴大可用數據量;其次,使用離線大模型為車載模型糾錯,同時使用無監督聚類的方式去挖掘更多潛在的困難場景;最后,為了進一步提高數據流程的效率,離線大模型和無監督聚類都實現了高度的并行化訓練和推斷、依賴仿真引擎,毫末智行使用高度自動化的工具將場景庫迅速轉化為測試案例,極大提高模型研發效率。
匠心+慢功夫 實力解題自動駕駛“五問”
現場分享中,顧維灝將行業“數據智能”面臨的問題層層遞進,提出了五問及毫末的五答,包括了自動駕駛的數據采集與治理、模型升級、芯片應用、安全解決方案等方面,都是“只有在規模化量產后,才會遇到的問題”。
自動駕駛的數據智能五問——
如何解決數據偏見?
更多數據,如何訓練得更快?
更多模型,如何更快地測試驗證?
車端選擇什么樣的芯片、如何部署?
如何考慮自動駕駛安全?
在數據采集與治理上,得益于長城汽車的量產優勢,毫末智行已經積累并擁有了大量的原始數據;同時可根據實際應用場景,找出有問題的場景,有針對性地補充足夠的樣本數據,進行樣本調配,從而訓練出一個更好的AI模型。顧維灝列舉了城市場景中,電單車遮擋車牌、植被遮擋車輛等的實例。
當有了巨量數據巨量模型參數,要面臨的下一個問題便是“訓練模型的難度及創新速度受阻”。如果工程師稍微改一下網絡結構、參數配置、更換數據,迭代一次看到結果的周期可能高達近百個小時。毫末為了提升訓練速度,除了常見的數據并行之外,使用了更精細的模型并行方法,在每塊GPU上訓練完整的模型,同時每層的梯度還會和其他GPU交互,大大提升了模型訓練效果。
在模型研發中,毫末智行使用了ResNet50提取圖像特征,隨后進行了多傳感器在BEV空間的融合,此處采用了Transformer相關的模型結構,最后經由多任務的方式,感知模型直接輸出在三維空間中的所有結果。
在芯片使用及合作上,為了支撐大量的感知推理計算,長城汽車、毫末智行共同聯合高通推出了目前全球算力最高的可量產自動駕駛計算平臺ICU 3.0,即毫末智行“小魔盒3.0”,平臺單板算力達360TOPS,可持續升級到1440TOPS。
顧維灝透露,基于強大的芯片及算力,毫末在汽車解決方案上將使用更高清的攝像頭。目前,汽車搭載的自動駕駛系統主流攝像頭是100萬像素,毫末今年開始200萬像素攝像頭,2022年中將與長城汽車推出800萬像素的產品。“這意味著,我們的攝像頭可以清晰地看到200米開外的一個椎桶的清晰的紋理細節了。”這也意味著,車端單個攝像頭的數據量會增加100倍、車端用的攝像頭也會增加十幾倍,傳感器數據量的劇增顯然會導致車載芯片算力再增加數百、上千倍。
在自動駕駛安全層面,顧維灝認為這是整個汽車行業升級面臨的“第一課”,“所有的一切都要以安全為基礎,安全是1,其它是0。”他表示,自動駕駛的安全是個系統工程,產品能力、用戶的正確使用、政策的指引缺一不可。毫末脫胎于主機廠,安全是刻在毫末骨子里的意識。“‘安全’應該成為每個自動駕駛企業的DNA。”據介紹,毫末全棧自研的CSS安全認知模型、云端安全員等技術、措施都在加碼多場景下的安全自動駕駛。
數據、模型、芯片等組成了毫末智行的技術版圖,其不斷解決“下一個問題”,也推動著毫末AI自動駕駛大腦的不斷進化。 顧維灝介紹,毫末智行“小魔盒3.0”是中國自動駕駛界的最強算力怪獸,所有算法都是毫末智行全棧自研。2022年搭載小魔盒3.0的長城汽車在感知能力方面會是中國市場最領先的產品,同時也將覆蓋城市通勤場景,助力車主駕車更安全更安心。預計到2022年中,毫末智行有望成為國內算力最大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
“毫厘之間分高下,微末之處見真章。毫末智行的每一次產品迭代,每一次追查程序bug,每一次為了客戶滿意尋求到性價比最合適的零部件, 每一次風霜雨雪惡劣天氣下的路測……都是希望把最好的產品交付到用戶、合作伙伴手中,都是毫末人與生態合作伙伴精誠協作的每一點進步。”。顧維灝以此作結,將毫末人定義為“技術匠人”,將用匠人精神,在自動駕駛領域長期聚焦、積累、攻克、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