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被按下“靜音鍵”,會是什么樣子?仿佛身處一部默片電影,人們感受不到言語傳遞的有效信息、體會不到聲波承載的豐富感情,只有一片寂靜。然而在我國,約有2700萬聾人就生活在這樣的無聲世界里,他們與健聽人之間的溝通困難無比,在學習、工作、就醫等場景中因為溝通問題遭遇到諸多不便,這個特殊的群體應該得到社會的更多目光。
在9月26日“國際聾人日”這天,華為云發起的一系列圍繞聾人群體的公益行動,就引發了大眾的廣泛關注。華為云通過聯合新華網、愛的分貝發起倡議,呼吁大眾給予聾人群體更多的社會關懷,在日常生活中釋放更多的善意。與此同時,華為云還推出了一支公益微電影《無聲回響》,講述聾人女孩因溝通問題陷入社會誤解的故事,傳遞讓社會更加和諧、友愛、充滿希望的美好愿景。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云對聾人群體的關注不僅僅停留在社會呼吁層面,而是早已落在了以技術打破聾人與健聽人間溝通壁壘的實處,微電影中所展現的無障礙信息交流平臺與工具便是其中的一個體現。
用技術,打破溝通壁壘
2019年4月,華為與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園、湖南聯通、芒果TV四方簽約戰略合作,推出“馬欄山視頻產業云”,滿足企業生產線各個環節的云服務需求。基于此,長沙千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博”)聯合馬欄山·華為云音視頻產業創新中心,打造出基于手語場景的無障礙城市解決方案——千博手語,推出手語云計算平臺及眾多終端產品,并在特殊教育、就業、出行、就醫、辦事等城市信息無障礙場所規模推廣,形成首個實現聾聽雙向無障礙交流的生態圈,服務中國超2700萬聾人群體,延伸到背后上億的社交圈層。
千博董事長高春鳴表示,“聾人現在面臨著的一個共同問題是,他們無法與健聽人正常交流。看病時,醫生讀不懂手語,難以了解聾人的病情。打官司時,因為溝通障礙也會導致聾人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我們聯合華為云,希望用技術的力量為聾人群體提供幫助,打破溝通的障礙,最終實現聾人群體能夠共享社會發展的福利和文明。”
除了實現在多場景下的無障礙交流外,華為云和千博還解決了手語翻譯師供不應求這一全球性難題。我國手語翻譯師僅約1萬人,而且由于手語種類不一樣,不同聾人群體之間、統一國家內部不同地域聾人之間也存在溝通障礙。華為云和千博打造的無障礙信息交流平臺,用技術代替人工,將資深手語翻譯師的成熟經驗轉化成AI算法,應用到生活各個場景中,從而幫助更多聾人解決溝通難題,讓這一群體能真正感受到社會的包容和善意。
以技術創新,讓美好發生
與千博合作、推出針對聾人群體的無障礙城市解決方案,這是華為云“Cloud for Good”理念的又一落地。華為云以技術破局,為無聲者發聲,讓技術溫暖更多人。
自2019年提出“Cloud for Good”理念之后,華為云便持續在“探索邊界、優化環境、提升品質、關注個體”四大領域深耕,聯合合作伙伴一起把云、AI等技術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個體和組織,以技術創新,讓美好發生。
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曾將技術稱之為“人類的催化劑”,在他看來,我們今天生活中每一個重大變化的核心都是某種技術。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關鍵,不是我們使用什么技術,而是如何使用技術、將技術用在何處。
關于這個問題,華為云的做法是把技術從冰冷的代碼轉化成有溫度的使能者,從人的利益出發去設計技術的未來,在保證技術不斷創新的同時,讓技術為人服務,讓每一個人都能感知到技術的美好。
為無聲者發聲,不只在國際聾人日這天。未來更長的時間里,華為云將持續用技術發聲,普惠社會,深入關注特殊群體、環境保護、教育、醫療等領域,讓“Cloud for Good”在更多領域播撒下美好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