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藍鯨教育主辦,上海報業集團指導,藍鯨財經、界面新聞、財聯社協辦的智慧教育論壇,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成功舉辦。作為行業領先的一站式視頻技術服務商,百家云受邀參與本次活動。
在“萬物互聯,智慧方案與硬件如何賦能教學新體驗?”的圓桌討論環節,百家云副總裁符新偉與北塔資本投資副總裁王強、大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趙昱鯤、聲網Agora教育信息化負責人趙偉、佳發教育北京辦事處經理鄧曉兵四位嘉賓共同展開精彩分享。
百家云副總裁符新偉談到,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原來難以企及的教學場景,已逐漸變得可能。
一方面,大班課、小班課、雙師課堂、線上自習室等等新場景日趨豐富;另一方面,音視頻服務商將通過對底層技術的整合,更有效地提升面向客戶的服務效率與響應能力。例如百家云就把AI技術深入地應用在實時音視頻領域,用AI技術優化實時音視頻服務質量,用人臉識別登陸,人頭出勤記錄,學生情緒識別,老師手勢識別等功能完善場景化服務。
符新偉認為,智慧教育軟件和智慧教育硬件兩者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未來在技術助推下,都將回歸教學的初衷。
“硬件和軟件的關系、乃至與配套設備的關系,要根據不同場景因地制宜”,符新偉談到:“無論是從軟硬件的匹配度、軟硬件的復雜度,還是設備數量任一角度出發,軟硬件使用的‘度’,總體上看是有規律的。
我們發現當軟硬件的匹配度/復雜度增加、設備數量增加時,初期學習效果是能提升的。但當上述產品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越來越‘重’的時候,學生不斷地體驗、使用不同產品,學習效果反而下降。
符新偉提到,現在無論是學校的教學場景還是家中的個性化學習場景,都在做精簡。最終目的就是回歸初心——一切為了教育的質量,而不是為了設計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的配套設備。
過去的兩年里,教育行業風云變幻,但教育生態的底層架構——教育信息化賽道,始終以一種平穩但堅定的態勢前行。
符新偉提到,很多教培機構從營銷、招生到課前課后服務,很多環節都需要不同的解決方案,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機構往往不知道怎么去打好“選擇”組合拳。
“之前我們談到‘信息孤島’,就是因為各家數據難以打通、很多系統甚至都不兼容,所以機構、學校才更難去做出決定。很多學校或機構的負責人最后就會拜托我們,讓我們幫他做選擇,可見市場更期待通過一些整體的解決方案去打破這種信息孤島。”
正如符新偉所言,教育是以人為本,在智慧教育生態建設的起步階段,百家云將以技術創新為立足點,進一步助力傳統的教育信息化設施升級,用綜合化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