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面上的智能手機品類是非常之豐富了,這和十來年前一兩家手機品牌獨大的情況相比,早已大相徑庭。而且,現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局面是國產手機品牌實力越來越強大,已經完全有實力和舶來品牌正面對剛,而且還要占據上風。
像年輕人喜歡的小米、vivo、OPPO等品牌的智能手機,在這幾年可以說是產品是越做越好了,在某些手機功能體驗方面甚至遠超一些國外的手機品牌。這當然和國產手機廠商不斷突破的技術創新和品牌經營理念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這些手機品牌選對了“芯”。
現在安卓為大眾所熟知的幾款手機芯片中,高通驍龍芯片無疑是其中的頂級實力派。都知道高通是美國的芯片,但是這么多年來和中國手機廠商的深入合作,已經讓這家芯片商越來越本土化。從今年高通主打旗艦芯片驍龍 888 的命名上面就能看出來,這家公司已經非常具備東方的思維和文化品位。
確實,高通植根中國近 30 年,這幾乎和它的創業史一樣長。在中國手機品牌在國內不斷做大做強,并沖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是高通驍龍的芯片一直在陪伴著這些小伙伴一起成長,一起強壯,一起勢不可擋。
可能很多人會說,高通是美國廠商,用高通芯片的手機就不是純粹的國產手機,更有一些國人戲謔地稱呼我們非常優秀的手機品牌就是組裝工廠。在經濟學上有一個說法就是理性經濟人,引用到消費市場,我們也可以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客觀來說,如果拋棄一切的成見,去理性地看帶高通的芯片,不可否認,驍龍芯片確實強大,在全世界都具有很強的市場知名度和號召力。
研發芯片,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雖然整個手機產業都一直在倡導自研芯片,但是真正能把自研芯片做成功的,只有屈指可數的這幾家手機廠商。而在我們沒技術實力開發自己的芯片的時候,就眼睜睜地看著中國這個巨大的手機市場,以及更廣闊的海外手機市場,都落入到別人的口袋嗎?
由于各種各樣的歷史原因,我國的半導體產業是起步比較晚的。但是我們把握住了時機,沒有閉門造車,而是義無反顧地走了出去。吸納了世界最先進的芯片,融合自己的創新技術,以及手機廠商自身對手機的設計理念和時尚品味,讓我們的國產手機越做越好,越做越精,關鍵是價格還越來越低。
手機這個行業,其是技術密集型的產業,而且產業鏈條涵蓋了上下游方方面面的企業,憑自己一己之力是很難搞定所有環節的。即使是高通這樣已經“入行” 30 多年的公司,它也只是在自己擅長的芯片研發方面不斷發力并成績卓然。而對于芯片的生產,我們都知道是交給臺積電或者三星來代工的,華為、蘋果、聯發科的芯片其實也是代工生產。
所謂“術業有專攻”,在手機這個行業尤其如此。當還沒有實力去搞定整條產業鏈的時候,適當借力,做好產品,開拓市場,樹立品牌形象,積累資本和技術,厚積而薄發,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