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半夜放水(ID:wobushikol),作者:晴矢,授權轉載發布。
在公眾號時代,出現了一批做營銷號的大佬, 動不動就是月漲百萬粉,收入過千萬。
在抖音里,頭部的MCN,和一些做營銷號的野路子玩家,都可以在短期內實現粉絲和營收的快速增長。
直播帶貨剛開始火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在玩「一人多播」的騷操作!
這些人做的事情都有個什么特點?
他們都在玩「矩陣」!
在內容平臺創業,一般人能想到的路徑是什么?
搞內容-漲粉絲-接廣告。
這個路徑肯定是沒問題的,有內容創作能力的,通過這條路徑,在積累一段時間后總能漲些粉絲。如果運氣好,出了爆款內容,那粉絲和商業價值肯定也會嘩嘩嘩上漲。
但問題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內容創作能力的。即使有內容創作能力,又怎么能保證自己發的每篇文章、每條視頻都是粉絲喜歡看的呢?
我們看抖音短視頻,是不是也發現基本每個賬號的點贊數,都會有高峰和低谷?
“創作門檻”和“穩定產出”,是卡住內容創業者最大的兩個難題。
歸根結底,這是因為無論多牛逼的創作者,只要高頻產出(日更),就有一定概率出現不被用戶接受的作品。
“不能每天都想出優秀創意”,這個問題是無解的!
所以,開頭說的那些「高手」是怎么玩的呢?
他們把“創意”的問題,變成了“概率”的問題。
因為一個硬幣拋起來,理論上落地正反面的概率是50%。
如果你只拋一次,硬幣要么是正面,要么是反面,它們的概率,都是100%。
只有你拋了很多次以后,才會出現50%這個「概率」。
如果一篇文章或者一條視頻,只有50%的概率引爆、上熱門,那么就把這個內容發兩遍、發三遍、發四遍。
當然,不是在同一個賬號上發。
這就是「矩陣思維」,它消滅了概率帶來的不確定性。
有些創作者能夠在短期內快速漲粉,但是其實99%的創作者,基本還沒能到接廣告那一步就倒下了!
而矩陣化運營,基本都能夠實現快速漲粉和變現,實現規?;?/p>
這也就是為什么做公眾號的時候,真正賺錢的大佬都不為人知的原因。他們手上可能有大幾千萬粉絲,但是每個賬號的粉絲最多也不過幾十萬,從來沒有一個所謂的「現象級」賬號。
矩陣式運營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把內容制作成本降下來。如果要像寫公眾號那樣,一天只能寫一篇文章,那么對矩陣式運營來說,效率就太低了。
所以矩陣化操作,很少有自己去生產內容的,因為成本太高!
他們一般是怎么做的?無非 3 種方法:
搬運、抄襲、洗稿(翻拍)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營銷號被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老子辛辛苦苦寫的文章,被你扒過去用了,結果錢還給你掙了?”
原創作者正在為下一個選題大把大把抓頭發的時候,營銷號矩陣大佬正在思考是花 100 萬還是 200 萬再弄出幾十個賬號。
除開內容這塊不說,其實“矩陣思維”真的是打破競爭格局的很厲害的思維。
同樣是以內容為主的流量平臺,字節跳動(頭條系)這家公司這幾年發展速度很快,而騰訊似乎看起來相當乏力。為什么?
其中一個原因是:騰訊采用內部賽馬的機制,內部競爭勝出的APP才會被推向市場,然后這個APP大概率又打不過別人。而頭條系,光現在能看得到的,就已經有抖音、西瓜、火山三大短視頻平臺,而那些已經消失的短視頻產品的數量,可能還有更多……所以,字節跳動在互聯網界里被稱為「APP工場」,做出了一個又一個現象級的產品。抖音的DAU已經接近 6 億,微信才半推半就推出了一個“視頻號”。
字節跳動用的就是“矩陣思維”,與其慢慢打磨一個產品,不如一股腦推出一大推看起來差不多的。用矩陣思維消滅了不確定性,只要有一個贏了,就全都贏了。
矩陣思維也適用于內容平臺之外的領域,而且還不會出現像“搬運內容”這樣的道德風險。比如說,搞電商的有個很接地氣的玩法:店群。
無論是國內的淘寶、拼多多,國外的亞馬遜,店群玩家都是以最低的成本,賺取最大的利潤。
以拼多多舉例吧,雖然今年拼多多開始引導商家走「精品路線」,導致無貨源店群玩家收益大幅下滑。(無貨源店群就是不需要自己做供應鏈,直接通過 1688 等供應網站選品,然后通過大規模開店的模式賺取利潤)
但是店群玩家在拼多多上,已經掙了不少錢了。高峰期( 2017 年),店群玩家的單店月產值能夠達到 10000 元!而每個玩家手上,至少有幾十個這樣的拼多多店鋪。
而開幾十個甚至 100 多個拼多多店鋪,只需要幾個肯干活的運營人員而已。
如果你看到這里,可以想一想,你現在正在做的生意,是不是能夠運用這種“矩陣模式”來放大的。
除了矩陣思維外,有沒有更高級的變現思維?
其實還是有的,那就是——微商思維。明天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