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見實(ID:jianshishijie),作者:陳姍,授權轉載發布。
前幾天,一篇《兩個月漲了500w粉絲,然后我躁郁了》的文章意外在圈子內刷屏,作者多多在一個失眠的清晨,復盤了自己在抖音里賺錢的辛酸歷程。文中作者提到的各種經歷,也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
行業究竟發生了什么?真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樣熱鬧嗎?在抖音內幾百萬粉絲的小博主怎么艱難變現?很多虧錢的人為什么還不愿意退出?
見實第一時間約到 95 后姑娘多多聊了聊,討論到了一個抖音博主在變現方式上的各種艱難嘗試、以及行業內虧錢成為常態、吹牛造假流行、沉默成本過高、很多人因認知偏差被割韭菜的事實。
“抖音讓我躁郁,一會給我希望,一會又讓我絕望。躁郁是個很有趣的東西。有時你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覺得視頻肯定會爆,因為抖音真的會給你這樣的想象空間。但有時它又會一巴掌將你打回谷底,可能你的視頻立刻就被限流了。”
在這篇文章里,你會看到一個抖音博主遇到的真實困惑,以及她的變現思考和對行業的思考,姑且不去看這些思考是否對錯,我們只當成一個已踩了無數坑后的博主,對后來人苦口婆心的忠告。如下,enjoy:
95 后姑娘:多多
見實:你的帳號目前一共有多少粉絲?
多多:抖音、快手兩個平臺加起來有 500 萬。去年 8 月開始做,有7、 8 個賬號,賬號類型有:美食、美妝、劇情等。大規模漲粉主要是從去年 8 月到 10 月,我在去年十一小長假期間,瘋狂發視頻,有幾條視頻連著爆火,突然就漲了很多粉絲。
見實:看你的文章,感覺雖然粉絲多,但變現這條路依舊很難?
多多:對,我們這樣幾百萬粉絲的小博主,如果不和大機構合作,本身又沒有很強的商務能力,就很難變現。
一條視頻的單價確實很高,可能一個 200 萬粉絲的賬號報價在 3 萬左右,只有大品牌才愿意投放,但大品牌又不愿意找小博主,而是通常把廣告單給到廣告公司或打包給機構。機構里有特別大的頭號博主,才能把廣告資源向下分配,給一些小博主去試。
見實:你從去年 8 月共投入了多少錢,賺錢了嗎?
多多:我感覺并沒有賺錢,損耗了我很多精力、時間、情緒。但這件失敗的事對我成長很大,讓我意識到,流量是流量,變現是變現。
至于投入的金錢,當時只算了其中一個號的成本,截止目前,賬面投入 35 萬左右,收回的款是 26 萬,星圖里還在走賬期的款是 33 萬,這個帳期還沒有到,我覺得它依然是一件挺辛苦、且遙遙無期的事。
見實:在變現這條路上,還有過哪些試錯?
多多:以前做公眾號的變現思路:先漲粉,之后等廣告主上門來投放。我們在做抖音賬號時,也用同樣的思路,做了一堆亂七八糟的號,有了 500 萬粉絲。
一開始有接到大品牌的廣告,尤其在去年 12 月變現很瘋狂,當時甲方不太在意ROI,想要曝光,只看播放量。但后來這樣的甲方就越來越少了,大家開始關注真實的轉化,也發現抖音的粉絲量、視頻播放量,與你的轉化率、ROI沒有任何關系。所以這條變現的路行不通。
后來用投放抖加的方式做ROI,也有數據特別好的時候,比如投 100 塊錢的抖加,可以出 80 多單。但這件事不能一直做,它是一件比較投機、需要批量制作的事情,需要很多個小號做群控,但我不是一個投機主義者,當時不屑于賺這樣的錢。
也嘗試過拿這些帳號去開直播,但也放棄了。因為視頻流量和直播流量是 2 個池子,即使你是個有幾百萬粉絲的博主,你開直播的等級依然是從一級開始,可能你開直播只有 10 個人看。
市面上直播團隊的成本非常高,投放成本也非常高,比如直播間推抖加,可能投幾千塊錢都會打水漂,因為用戶 3 秒就滑走了。而另一種通過發短視頻引流到直播間的方式,雖然投抖加的價格會低一點,但引流的數據完全撐不住帶貨數據。
我們嘗試了各種變現方式,最終的結論是:一定要深耕自己擅長的方向,想清楚變現方式。如果先積累粉絲,再去變現,會被成本和帳期拖死。
多多的某個抖音賬號
見實:你之前也做公眾號,發現它和抖音的流量變現邏輯有什么不同?
多多:1)公眾號有了流量就能變現,而抖音不一定。2)公眾號非常側重用戶,用戶基數決定文章的打開和傳播,閱讀量基本可以穩定保持在一個數據;而抖音非常側重內容,即使一個新號,只要內容足夠好,也一定會被更多人看到。
3)抖音對于商家其實有更多優勢,比如甲方自己做個號,只要貨足夠好,內容足夠好,無論粉絲量多少,一定會有好的轉化。所以抖音是甲方直接掏錢向抖音買流量的一個池子,不需要太多前期積累。而公眾號偏向于內容創作者去向甲方收費,然后甲方掏錢買流量。
見實:你和其他人交流,總結出來抖音常見的變現方式有哪幾種?
多多:去年大家的方式就是視頻掛車,然后投抖加。當時做批量賬號,或者有一個款賣爆了,就可以賺很多利潤。但今年 4 月開始,抖音一直在限制這件事情,比如封號等,所以今年用這種方式的人就變少了。
最近用的比較多的是:做個空號去投放抖加,就是拿一個沒有粉絲的號發視頻,然后在直播間投抖加直接賣貨,這里主要靠選款,選款大于技術。
還有純靠流量變現,可以直接掛個小程序,然后按照流量和點擊率計費。也有人確實靠直播賣翡翠賺錢了,因為它們的客單價很高。其實變現方法很多,選擇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見實:你那篇文章留言,有人說自己虧了幾百萬,虧錢是行業常態嗎?
多多:對。因為大家蜂擁而入到一個產業里,只看到了頭部的收入回報,沒有考慮自己的變現能力,就盲目入場了。交學費是必然的事,只是多與少的區別。
我認為接下來,做直播虧錢的人也會非常多,這個坑是大家虧得更厲害的一個賽道。這件事不是很多人的專項,是一件完全陌生的事,但大家立馬買設備、組團隊,都是血本無歸的事情。
我現在沒有太多精力和錢去在這件事上“賭博”了,資金鏈很厲害的團隊可以去交這個學費,但我不想再去踩這個坑了,而是深耕我能做到的變現內容,比如公眾號和社群。
見實:既然很多人都虧錢,目前退出這個戰場的人多嗎?
多多:我沒見過什么真正的退出,抖音讓所有人的沉默成本過高了。比如有大機構做了一堆廢號,雖然發現不值錢,但之前投入的成本太多,可能每個月燒十幾、二十萬成本在里邊,但賬號就這樣不要了嗎?團隊就這樣解散了嗎?沒有人想要真正放棄。因為前期投入太高,導致大家無法全身而退。
所以抖音讓我躁郁,一會給我希望,一會又讓我絕望,所有人都會陷入這種混亂狀態。我相信再過半年或一年,直播也會給大家同樣的感覺。
躁郁是個很有趣的東西。有時你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覺得視頻肯定會爆,數據肯定會好,直播一定會 1 分鐘出 100 單,因為抖音真的會給你這樣的想象空間。
但有時候它又會一巴掌把你打回谷底,可能你的視頻立刻就被限流了,直播間被封了,出現各種事情。它就是讓你不停遇見問題,解決問題,不停去做情緒管理的一個項目。
見實:整個行業中,除了沉默成本過高,還有哪些比較麻煩的事?
多多:很多人想靠MCN融資,但我覺得MCN里泡沫太大了,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很多人都在吹牛。一個機構開始吹牛,一場直播開始吹牛,就會連帶整個行業走向惡性循環。如果你不吹牛,你就接不到單子,就活不下去。某些機構看著有幾個億的粉絲,看著特別牛,但事實上每個月都在虧損。
很多造假的人,就造假在認知偏差上。很多甲方不知道賬號粉絲究竟值多少錢(有人說抖音 100 萬粉絲相當于公眾號 10 萬粉絲,但如果是泛粉絲,可能連公眾號 1 萬粉絲的變現價值都抵不上),投資方也不知道你這個盤子只是看起來很大而已。
造假可以騙一筆融資、騙一個合伙人、騙一個人入場,但你騙不過自己真實的變現數據,有一天很容易翻車。包括直播也是這樣,有很多刷單現象。這是我所能看到的,它真的不像周圍人說得那么好,市面上那些機構吹的牛,我會把他們的話除以 10 來聽。
如果這個行業還不出現很好的規范,沒有一件逆轉的事可以剔除掉行業渣滓的話,真的會劣幣驅逐良幣,讓真正有產量、好的博主會因為粉絲量小而不被人看到,而讓那些會吹牛、造假的公司反而吃到紅利。
見實:行業里除了吹牛、造假外,還有什么現象?
多多:在抖音上收割韭菜、做課程類型的人也相對比較過分。這些人教別人怎么做抖音賬號、怎么漲粉,在一定程度上販賣的是大家的焦慮,他只在乎讓你一夜漲粉,讓你的數據爆了,但沒跟你說怎么變現,割完韭菜就不管了。
但他們活的很滋潤,這也是去年抖音里最賺錢的一個項目。雖然有很多人已經被割韭菜,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這件事,覺得有很多紅利。大家都非常焦慮,只要有一個地方產生了焦慮,就會有一個地方去收割這些韭菜,這就是認知偏差帶來的學費。
大家處在一個很盲目的階段,可能看到好朋友賺錢了,就覺得自己不去布局短視頻、直播,會在下一個階段被時代淘汰,所以都提前重倉了這件事,但它卻可能虧損到讓你直接連這個時代都無法跟上。所以不要被焦慮打敗,不要去想著其他人做什么就跟著做,重要的是要專注于自己能做什么事情,什么東西是可以持續變現的。
見實:現在還想要入局抖音的創業者,怎么做可以規避大坑?
多多:第一,好的內容一定會被看見。第二,建議大家上手就去將流量變現,如果無法變現,就要思考是不是自己的想法出了問題。不建議大家批量孵化素人,要直接去變現,不管是賣貨還是投放等方式。
第三,創業者要先想清楚自己做抖音的變現方法,先把所有變現方法列出來,再把自己能力范圍內可以做的相關事情列出來,做一個減法,把能力范圍邊界外的事情全部劃掉,如果有一件事可以去做,那就去做,如果沒有就不做。
其實我把抖音歸為一個內容和音樂平臺,它就是讓你高興一下,娛樂一下,最開始也不是一個商業類型平臺。但因為時代帶給我們的焦慮,我們強行讓平臺去做變現,平臺也很被動地一直配合我們。
抖音沒有任何問題,但因為市場不規范、很多人的商業邏輯有錯,才出現了靠投機取巧才能收割流量的事。我經常想,也許不是抖音改變了我們,而是我們改變了抖音。
見實:你這些帳號打算怎么處理?會賣掉嗎?
多多:不打算賣掉,因為粉絲不值錢,如果賣的話,市面上一毛錢左右一個粉絲。打算繼續做兩件事,一是把之前數據好的視頻再發一下,二是繼續觀望,看要不要轉型,用更好的方式變現。
見實:接下來會深耕社群?還有什么新的計劃?
多多:打算先把我的這個小社群做好。做這件事會讓我思考,流量的價值到底在哪里?以及能夠對接到的資源夠不夠價值?
發了那篇文章后,整個媒體圈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了,是因為這個圈子的人足夠精準。可能群里進來的十幾個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會發現這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因為我們分享的內容,以及我們互相對接到的資源才是有價值的,才可以給大家真正帶來變現。
我一開始也沒想做付費,很多人以為我割韭菜,但付費最簡單、直接,是最佳選擇,我想讓大家真的覺得這個群有價值。
見實:你新建的社群里,行業里這些人最關注的話題是什么?
多多: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如何粗暴變現。可能之前做內容真的做累了,大家的認知已經有了很大轉變,很少有人再去想怎么漲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