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聯想首次發布了為國產大型飛機制造而研發的晨星機器人。
日前,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毛世杰解讀晨星機器人最新進展時表示:
“我們的晨星機器人更關注解決方案,而不是機器人本體,用的基本上是成熟零部件,然后加上3D相機、智能檢測、人機協同等智能化技術,結合客戶場景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所以方案的靈活度很高,能夠給為客戶解決的問題是非常全面的,可以說「因需制宜」吧。”
圖| 聯想上海研究院晨星機器人
以飛機制造中最常見的噴涂為例,飛機需要噴漆的零件高達數百種,在傳統自動化噴涂實踐中,機械臂的示教和調試要花費幾周的時間,如果采用人工噴漆,質量會依賴于工人的操作手法,也很難保證一致性,而且,飛機的漆料主要化學成分為芳香烴類和酯類化合物,且還可能含有重金屬鉻等化合物,這意味著在噴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易燃易爆的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
通過搭載的SLAM和導航定位技術,晨星機器人被賦予了自動構建地圖、并自主前往作業地點的能力,在路途中遇到人或者機器時也會停車讓行,實現安全并且全自動。
而在強大的邊緣算力和智能技術支持下,工人通過AR眼鏡和手柄,遠程操縱機器人同步執行噴漆,極大提升了飛機噴涂效率及精準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自然示教后,同樣的操作能力便被保存在了邊緣側,之后對于同樣規格的零部件,機器人就能實現自主噴涂。此外,機器人還能進行基于計算機視覺的噴涂質量自動檢測。
憑借著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技術水平,未來晨星機器人將會在噴涂、焊接、組裝、搬運、檢修等更多方面大顯身手。
作為工業智造領域的技術明星,晨星機器人的應用場景并不僅限于大飛機產業。
得益于聯想雄厚的科技底蘊,晨星機器人可以應用到包括裝配流水線、噴涂車間、電力巡檢作業、核電站等場景在內的各種特殊、極端的工作場景中,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人工作業風險。
如果將傳統語境下工業產線中的機器人定義成2.0版本的話,那么技術更先進、應用范圍更廣的機器人3.0則是未來工業智造領域內的真正王牌。
對此,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毛世杰在采訪中給出了自己的解釋:“3.0本質上來說,它的環境是不固定的,動作也是不固定的,可以應用的場景更多,互聯互通、虛實一體、軟件定義、人機融合是其核心特征。”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智能制造也日益上升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
作為老牌科技企業,聯想提出了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架構和行業智能的“3S”戰略,此后又搭建了“端-邊-云-網-智”全要素覆蓋的“新IT”技術架構,通過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明確的賽道”上,聯想勢必會在未來的智能制造領域有更加亮眼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