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車展是個汽車人都愛的車展,因為不只有美味的火鍋兒,還因為車展臨近“金九銀十”、西南地區這兩年消費力又旺盛,每個汽車企業在成都車展上都能“滿載而歸”。不過,今年的成都車展卻有了點愁云慘淡的味道,尤其是很多合資車企。
“也太出乎意料了,今年車市突然就這樣(不景氣)了。”一位合資車企的銷售負責人對筆者表示:“感覺很多消費者突然就轉向了自主品牌。”而在他眼里,這種“轉向”出現的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在中低價位上的SUV產品布局比較多。“明后年市場應該不會再這樣下去。”
對于這種說法,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卻表示難以認同。“應該說今年的增長,確實是有點悲觀情緒,就像大家看到的那樣,在高速增長的SUV領域里面,尤其是在中低端的SUV領域,自主品牌絕對領先,這是從結構上來看,這個好像也有偶爾性。”朱華榮有點激動,“但是我認為這還是源于自主品牌對于市場用戶的把握,比如說產品質量的提升、造型性能的提升,讓大家覺得值得,第二個我認為整個隨著整個自主品牌的不斷擴展市場,消費者現在也越來越理性,我們最近在調查里面很驚喜的發現,一些合資車的車主轉向了自主品牌,尤其像北京這個概念最明顯。這說明消費者已經慢慢說我并不是一定要買個合資車,而是要買一個我認可的性價比的車。”
“這種趨勢隨著一些小品牌在激烈競爭中被淘汰,留下來的會做得越來越好。”朱華榮稱。
朱華榮的這一說法不無道理。數據顯示,在整體市場趨冷的的大市場環境下,長安汽車逆勢上揚,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41.71萬。其中“37%用戶由合資轉移而來”。
而長安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則與其前幾年在研發體系上的布局,以及近兩年在營銷活動上的風生水起和客戶體驗上的大力提升息息相關。
目前,長安的研發體系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做產品層次;二是做先進技術層次;三是基礎研究,此為十年甚至時間更長的研究。這意味著長安的研發體系沒有給人急功近利的感覺。而事實上,迄今為止,也沒有任何一家自主汽車集團,能像長安一樣,真正把研發布局做到“五國九地”,伸向全球。這也就構成了了長安這兩年銷量厚積薄發的最根本基礎。
而在營銷傳播和消費者體驗上,長安則構筑起了一套立體工程,不止關注用什么形式將產品信息根植到消費者的心中,更關注消費者在購買長安產品時和購買以后,需要什么樣的購買體驗以及售后服務。“長安這個品牌我認為,如果從經營的角度來說,我們把握的就是客戶,這個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對此,朱華榮稱。
在朱華榮看來,未來自主品牌要想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還有三點主要工作要做:
一是打造經典產品。“自主品牌大概一個車型平均下來,去年一款車平均只有2.9萬輛的年銷量,這個量很少,國際品牌至少三四十萬,多的像福克斯上百萬,基本上是十倍差異。”朱華榮稱,“長安最近將整合資源像CS75、CS35這些車型按照20萬臺30萬臺這個方面去突破。”
二是聯合發展。“目前長安正和國內的自主企業尋求一些合作,共同抵御汽車產業未來的一些風險。”對此,朱華榮表示,“國際上大品牌之間發動機聯合、技術開發的聯合很多,投入也很大。我認為未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外雙方共同開發一些技術平臺、降低成本,共同搭建采購平臺等等,是應對競爭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是品牌和產品繼續上攻。“長安暫時放過高端品牌,但是長安絕不放棄往上突破高端產品,哪怕可能短期產品庫存這些等等,往上走這是產品成長的必然過程。”朱華榮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