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至15日,2021第六屆IDC中國數字化轉型年度盛典在上海隆重舉行。本次大會以“數字煥顏科技有型”為主題,旨在幫助企業掌握數字化轉型路徑,了解數字化轉型技術趨勢,借鑒行業數字化轉型最佳實踐,并獲取專業的數字化轉型的咨詢與建議。在大會“未來城市”專題論壇上,2021年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暨中國智慧城市行業大獎正式公布,由平安智慧城市參建承建的“深圳市智慧環保平臺建設項目”和“深圳市龍華區民營診所服務監管一體化平臺”在眾多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分別摘得“優秀獎”。據了解,這已經是平安智慧城市三年來第五次獲得此項大獎。
破解深圳環境管理頑疾,成就全國超大城市創新實踐標桿
深圳智慧環保平臺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約為1.42億元,為全國超大城市環境管理創新實踐標桿,在建設過程中,幫助破解了深圳市乃至全國環境管理面臨的頑疾。
該項目以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一中心”),智慧政務、智慧監管、智慧服務、智慧應用平臺(“四平臺”)為架構,首次創新將區塊鏈應用于環境信訪投訴過程跟蹤,實現生態環境監管精準化、環境治理系統化、綠色發展科學化、政務管理信息化的四大核心價值。截至2021年10月,平臺已上線系統60個,總用戶賬號逾12萬個,物聯網對接4千余套感知設備,接入220億條歷史監測數據,全面覆蓋9萬家污染源,超過7000個監測點位、100種類型數據的全流程可視化監管,現場執法、水環境管控等基本業務已依托平臺開展。
據統計,在該平臺支撐下,深圳市實現159個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五大主要河流水質均達到或優于地表水IV類,茅洲河、深圳河水質達到近30年來最好水平。PM2.5從2019年的24µg/m3降至2020年的19µg/m3,臭氧下降至126µg/m3,AQI達標率達到97%,環境空氣質量連續10年排名全國重點城市前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萬元GDP能耗、水耗強度僅為全國水平的60%和11%。扎實提升行政服務效能,28項審批事項全程網辦。同時該系統建成后用于接待國內外知名代表團等重要客戶參觀考察,并獲得2019中歐綠色智慧企業之星,國家信息中心、國際數據集團(IDG)“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市”、人民網“人民匠心產品獎”,獲得央視“智造美好生活”重點報道。
龍華民營診療機構全覆蓋,推動深圳診所監管走向全國前列
深圳市是全國促進診所發展十個試點城市之一,針對社會辦醫監管難的現象,深圳市的診所監管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而深圳市龍華區通過民營診所監管平臺的建設落地和全區覆蓋,成為本次試點的領頭羊之一。
2019年一年之內,深圳市龍華區衛生健康局與平安智慧城市圍繞民營診所監管系統進行開發并完成全區400多家民營醫療機構全覆蓋,實現所有單位上線并啟動線上監管。2021年1月,龍華區民營診所服務監管一體化平臺快速實現和廣東省民營診所(疫情哨點)信息系統打通,建立從各診所到區到市再到省的三級數據匯總,進一步體現了先行和先發優勢,發揮民營診所、門診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哨點作用,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要求。
據了解,該平臺借助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DSS)可以通過搜索、分析和利用大量臨床數據來支持醫生的診療,基于平安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多種AI技術,打造的遵循循證醫學的臨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
在疫情期間,各省市均上線了健康碼,在建立疫情防線過程中功勛卓著。而在龍華區診所監管平臺,電子健康碼早就得到了應用——患者在移動端出示電子健康卡二維碼信息,診所服務平臺可通過掃碼墩掃碼識別就診患者,基于居民電子健康碼全面實現實名制就醫和健康服務的“一碼通”。
在崗監管一直是診所監管的重點。對此,診所監管平臺通過人證對比、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使區域內診所醫務人員每天在使用診所服務平臺信息前須先進行人臉識別,判斷是否本人,僅本人才可進入系統進行寫病歷、開處方等相關操作。
此外,為了促進診所合理用藥,診所監管平臺進一步扎緊了處方監管籬笆。診所監管平臺基于平安合理用藥,對診所開具的處方進行風險監測,基于《處方管理辦法》可智能識別出超長處方、超量處方、超說明書用藥、禁忌癥用藥等多種風險因素,借助AI手段對電子處方創新監管,為監管人員提供執法線索。據了解,診所監管平臺還能生成診所AI監管報告,通過AI算法對診所監管效果進行評分。
平安智慧城市向來以AI、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能力見長。此次其參建承建的“深圳市智慧環保平臺建設項目”和“深圳市龍華區民營診所服務監管一體化平臺”雙雙摘得IDC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正是平安智慧城市通過科技賦能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的優秀例證。平安智慧城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運用前沿技術全面助推新時代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生態發展,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