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運營公舉小磊磊(公眾號ID:gongjulei),作者: 小公舉,授權轉載發布。
運營公舉小磊磊(公眾號ID:gongjulei)所有文章均為獨家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天天在看10W+的標題,卻用不到自己的文章上?
看了很多干貨,卻學不會取標題的技巧?
小公舉幾年前就總結過取文章標題的幾個規律,今天拿出來再分享一下。
1. 第一人稱視角
即我看到的事物,通常給人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
通常是寫我親身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
標題里通常有“我”這個字。
比如:
我的第一道童年陰影,是我媽(咪蒙)
我做了近視眼激光手術(衣錦夜行的燕公子)
我曾是名技術男,也拿過股份(鬼腳七)
這種視角的標題,賬號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推送的內容通常寫自己的故事,但是這種故事可能也發生在你身上,具有啟迪意義
2. 第二人稱視角
也就是我看到的事物,但它是寫給你看的。
第二人稱的敘述方式使人感覺更直接、更自然、更親切。
標題里,通常有“你”這個字,但是文章內容里通過用第三人稱視角敘述。
比如:
欺負我的人很多,你算老幾(咪蒙)
你穿的每一件衣服,都在出賣你(十點讀書)
有人偷偷愛著你(視覺志)
這種視角的標題,賬號的個人風格不太強烈,標題通常具有某種觀點,具有啟迪意義
3. 第三人稱視角
上帝視角,是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和主觀意識的,是純粹的局外人旁觀者。
標題里,通常不含“你”和“我”。
比如:
剛剛,國產航母成功下水!(人民日報)
2 歲女孩半夜吐血,真相難以接受!(育兒寶典)
99%的人都不知道的十二個旅游秘密(環球旅行)
這種視角的標題,賬號幾乎沒有個人風格,也沒有某種犀利觀點,甚至不含有價值觀,只提供信息
理解完這三種人稱視角,再思考自文章標題該怎樣取,模仿大號的標題,會有很大收獲。
很多編輯會說,標題里含有價值性的東西。用戶肯定會點擊,因為它對用戶有幫助。
但是對于不同的用戶,這種價值完全不一樣。可能是新聞、可能是知識、更有可能是雞湯。
所以我們需要思考,什么叫做對用戶有價值?
其實人的很多想法和沖動,比如“用戶看到一個標題想點擊”,它和特定的神經細胞被激活有關,例如單胺類神經遞質。
4. 刺激多巴胺
它能直接影響我們的動機,當我們經歷新鮮、刺激或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時,大腦中就會分泌多巴胺。
Berridge曾經提出,獎賞刺激作用在動物或者人身上會導致三個結果:快感、動機和學習。
如果在文章標題里提供了一些獎賞,用戶的多巴胺的釋放就會增加,用戶就有可能點擊標題。
比如:
什么樣的人不會出軌?(視覺志)
修身套裝裙 58 元限時搶(京東)
張小嫻:為愛情保鮮的秘訣(十點讀書)
所以你大概能理解,為什么送干貨,送禮物的標題總能吸引用戶。這種方式還適用于活動策劃、電商項目等。
5. 刺激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能夠刺激心臟和血管等器官,提高興奮度,加速代謝,在遇到危險時會大量分泌。
如果在文章標題里提供了一些刺激性的關鍵詞,用戶的腎上腺素就會增加,用戶就有可能點擊標題。
比如:
驚險!兩歲幼童墜入深井,請家長一定看好小孩(都市報道)
周杰倫演唱會讓叫一名公安“滾出去”!(湖北經視)
TikTok必須死。(維京女俠)
憤怒可以使人的大腦皮層及丘腦下部興奮,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
6. 刺激五羥色胺
人的不良情緒與五羥色胺的不均衡分布有關。通常在你出現抑郁情緒時,它能讓你變得開心,產生愉悅感。
如果在文章標題里提供了一些能讓人從抑郁變得開心的關鍵詞,通常是正向價值,用戶的五羥色胺就會增加,用戶就有可能點擊標題。
比如:
欺負我的人很多,你算老幾?(咪蒙)
我愿在這樣的小鎮,與你共赴終老(環球旅行)
嫁給一個讓自己增值的男人(十點讀書)
7. 傳遞普世價值
如果希望內容被大多數人看,就得符合大多少人的需求。
這種需求可以用普世價值替代,大部分雞湯號的標題,或多或少和普世價值相關。
當標題里含有某種普世價值,意味著很容易被多數人讀懂。同樣的,一旦你的標題反對普世價值,又很容易刷新這些人的認知。
公認的普世價值包括:
民主、自由、博愛、人權,公平、平等、公正、正義,改革、開放、發展、共富,和平、和諧、慈悲、寬容。
標題可以塑造兩種反差:
標題表達的意思具有普世價值
標題表達的意思反對普世價值
比如具有普世價值的標題:
有錢人不會和窮人一起吃飯
女孩子應該早點結婚生孩子
做人比賺錢重要
比如反對普世價值的標題:
有錢人應該和窮人一起吃飯
女孩子應該晚點結婚生孩子
賺錢比做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