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聽風
來源 | 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密碼學中的加密、解密技術,是區塊鏈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更好地理解區塊鏈,我們有必要弄明白隱藏在加密技術背后的核心哲學理論、黑客文化,以及它們又是如何影響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
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區塊鏈背后的加密技術發展、黑客文化以及密碼朋克。
01
加密技術的發展
加密技術就是用密碼和加密手段來保護秘密的一種方式。通俗來講,就是由筆和紙,再使用一些技術上的輔助工具來完成任務。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加密方式的復雜程度呈指數級增長。
與加密技術相反的就是密碼解析,這就涉及到揭開密碼從而破譯并獲取加密信息的過程。加密和解密組成了我們熟知的加密學。
加密和解密之間的“軍備競賽”,對加密學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早在 1923 年,德國工程師 Arthur Scherbius 就開始售賣他的加密電報機 Enigma,這種設備可以安全地傳遞加密信息。當時的德國軍方大量購入了這種精密的加密電報機,并在二戰前后都投入使用。
加密電報機使軍事策略和軍事指令都得到安全且快速地傳達,這也為閃電戰等新型的軍事戰術的成功打下了基礎。其它國家也開始運用不同版本的 Enigma來進行通訊聯絡,全世界范圍內的密碼解析團隊都在致力于信息的破譯。一些大型計算機也逐漸被開發出來,比如名為“轟炸”的破譯器——一種被專門設計來破譯德軍電報機密碼的電子機械設備。
二戰之前,英國美國就有 180 個“轟炸”破譯器在晝夜不停地運作。后來,英國的密碼分析人員開始使用“巨人(Colossus)”,這是第一臺可編程的電子計算機。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筆記本電腦和此刻我們在閱讀這些文字的屏幕實際上都是密碼技術戰爭所留下的后代。
02
黑客
黑客就是一些喜歡研究程序系統的細節從而提高自身技術的一群人。這個定義跟當今社會的理解相去甚遠。對于很多人來說,“黑客”一詞就是數字罪犯的同義詞。但是別急著譴責這些偏見,實際上廣大媒體已經錯誤使用這個詞幾十年了。典型的例子就是“白帽子”和“黑帽子”黑客,后者是懷著惡意動機的。
一、白帽黑客VS黑帽黑客
黑客文化誕生于像麻省理工這樣的世界著名大學,這種文化在八十年代得到流傳,并于九十年代成為全球現象。但是我們可以追溯它的起源到二十世紀初。
在 1903 年,意大利工程師 Guglielmo Marconi 紅遍一時。他利用赫茲(Hertz’s)發現的電磁波進行無線通訊。他也因此獲得了英國政府的資助,并且每一年都打破了遠距離傳輸或信息輸送的記錄。
根據Marconi的記錄,他的技術有安全保障并且不可能被破譯,他也將繼續通過從Cornwall到皇家理工學院傳送信息來證明信息傳輸的距離。
但是,好景不長,這個關鍵時刻最終展示給眾人的卻是一個單詞:“老鼠(Rats)”。這個詞很快得到廣泛流傳,緊接著的是一些譴責 Marconi 和某些莎士比亞名言的言論。
最終,魔術師 Nevil Maskelyne 發現 Marconi 的傳輸系統一點也不安全。Maskelyne 非常熱衷于反證那些跟科學相關的技術或心理學言論,當得知英國軍方將啟動使用 Marconi 的技術的消息后,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了。
Maskelyne 是第一代黑客,準確來說是“白帽黑客”,遵守道德理論的黑客,也有點搞破壞的那種。
像黑客一樣說話,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拉斐爾·芬克爾(Raphael Finkel)編寫了后來被稱為“The Jargon File”的第一版。
二、什么是黑客行為?
黑客行為就是運用數字技術來促進社會變革,這是一種比較模糊的概念:目前,我們所做的所有事情都運用數字技術,通過將編程技巧和批判性思維結合來推動社會變革的目標。
或許目前最著名的黑客組織是 Anonymous 黑客集團,他們曾主導突尼斯行動。在 2010 年底,成千上萬的突尼斯人抗議反對他們執政 24 年的的前總統本阿里。人們不僅上街游行也在網絡上聲討要求得到更進一步的民主。
Anonymous 在傳播信息這件事情上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使得鄰近的國家開始效仿這種抗議行為,最終迎來了阿拉伯地區改革的春天。
三、黑客寫作風格示例
我們日常文本中常用的縮寫,黑客們是這樣使用的:
BTW ~ By the way 順便說一下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僅供參考
TNX ~ Thanks 謝謝
四、黑客入侵全球
1984 年,史蒂芬·列維(Stephen Levy)將《黑客:計算機革命英雄》寫成黑客文化的編年史,在此過程中,他確立了黑客道德的準則:
1、對計算機的訪問,以及可能會教給您一些有關世界運作方式的任何事物,應該是無限的和全面的。始終服從于親身實踐!
2、所有信息應免費。
3、不信任權威-促使去中心化。
4、應當根據黑客的行為來評判黑客,而不是根據虛假的標準(例如程度,年齡,種族或職位)。
5、您可以在計算機上創作藝術和美學。
6、計算機可以使您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自冷戰以來,技術人員一直在宣傳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意味著從流程中刪除任何中央集權或第三方機構。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的邏輯結果:我們現在都是連接到網絡的節點,這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現象。
例如,一位五十年代的蘇聯公民想四處走動,完全取決于該州的五年計劃公共交通或汽車生產,而一位美國公民則依賴五花八門的私人公司和公共交通系統。
到目前為止,更加去中心化的自由市場已經證明是交通運輸組織的更好方式。20 世紀 90 年代想出行的美國公民可以購買汽車或公交車票,在這兩種情況下,他們都需要美聯儲和美國政府印制美元并保持其價值。
如今,擁有足夠比特幣的任何人都可以購買汽車或使用加密貨幣支付優步。數十年來,世界各地的黑客一直在促進去中心化,隨著區塊鏈和其他分布式網絡的到來,他們的努力正在開花結果。他們中的一些人,以出人意料的名義組成了在線社區和團體并一起工作。
03
密碼朋克(Cypherpunk)
密碼朋克就是隱私主義者。這個詞由“Cypher”和“Cyberpunk”混合而成。密碼朋克要追溯到 David Chaum 對密碼技術的假設,他倡導匿名數字現金和不記名的信譽系統。
密碼朋克認為他們自己是實干家,意思就是他們相信通過編寫密碼可以加強隱私。他們認為以國家形態存在的組織是站在隱私問題的對立面,只有在密碼隱私上比他們更加出色才可以更勝一籌。
下列這些密碼朋克,正在不同方面影響著你的生活:
·Jacob Appelbaum:Tor的開發人員
·Julian Assange:維基百科的創始人
·Adam Back:Hashcash的發明者,Blockstream的聯合創始人
·Bram Cohen:BitTorrent的創始人
·Hal Finney:PGP 2. 0 的主要作者,可重復使用的工作量證明的創建者
·Tim Hudson:SSLeay(OpenSSL的前身)的合著者
·Paul Kocher:SSL 3. 0 的合著者
·Moxie Marlinspike:開源耳語系統的創始人(Signal的開發者)
·Steven Schear:“warrant canary”概念的創造者。
·Bruce Schneier:著名的安全作家
·Zooko Wilcox-O’Hearn:DigiCash開發人員,Zcash的創始人
·Philip Zimmermann:PGP 1. 0 的創建者
如果您不了解這群黑客,請坐好并系好安全帶,這群人自 80 年代以來一直在地下計算機世界中運作。死牛教派(cDc)成立于德克薩斯州的一家屠宰場,不久便吸引了全球黑客界的最聰明的一些人。多年來,它們一直是許多不法行為的指控對象。
?1984 年,cDc發明了電子出版物格式《電子雜志》。
?1990 年,在休斯敦舉行的cDc的HoHoCon,定義了現代計算機地下公約,并邀請了記者和執法人員。
? 自 1992 年以來的每一次美國總統選舉中,cDc都推出一位競選候選人。
?1994 年,cDc成為第一個擁有Usenet新聞組的地下計算機小組。
? 同樣在 1994 年,cDc成員創造了“黑客行為”一詞。
?1997 年,cDc開始在其網站上發行原始的mp3 格式音樂,比文件共享流行還早幾年。
? 在 1998 年和 1999 年,cDc推出了“后孔板”系列,以使消費者對他們的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全性大開眼界。時至今日,Back Orifice和BO2k是黑客和IT專業人員中最受歡迎的遠程系統管理工具。
? 自 1999 年以來,cDc下屬的特別項目小組Hacktivismo一直處于網絡空間內外人權斗爭的前沿。
? 在 2002 年,cDc和Hacktivismo起草了自己的人權友好型軟件許可證,并獲得了進一步的殊榮,成為唯一獲得美國商務部批準出口安全軟件加密技術的地下計算機組織。
04
小結
區塊鏈的起源與加密技術的發展、黑客文化、密碼朋克等密切相關,不但生澀難以理解,還容易被用于許多非法用途,這也許就是為什么這個領域會如此反復震蕩的根本原因。
并不是所有的黑客都是善意的,因為一些“黑帽子”黑客,整個加密市場在過去的十多年間遭受了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攻擊,讓不少交易平臺、投資者損失慘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黑帽子”黑客的技術進步也推動了我們的加密、解密、安全技術的升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