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與智元匯共同打造的“智慧乘客服務平臺”在成都地鐵全線網12條在運營線路全面投入應用,共計覆蓋287座車站,超過700個安檢點和8500個閘機。平臺涵蓋智慧票務、智慧安檢等多種系統,依托SenseFoundry Traffic商湯睿途智慧交通平臺多項原創領先的AI技術,首次以分布式架構滿足了千萬級客流的無感通行,為票檢工作降本增效,打造安全與效率并舉的乘車環境,賦能軌交的智慧化升級。
作為常住人口超過2000萬的特大城市,成都市的12條在運營地鐵線路日最高客運量已經超過700萬乘次。隨著線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客運量的與日俱增、防疫常態化舉措的嚴格落實,不僅車站通行效率會迎來極大考驗,安檢工作也會面臨超高負荷。憑借深厚的原創技術積淀和對場景特性的深度理解,商湯科技突破多重難題,實現了對車站管理全域要素的結構化分析,構建了從發現、理解、反饋的管理閉環,創新通行交互體驗,提高工作效率。
實現高精度、低延遲,AI賦能千萬級客流無感通行
相較于刷票卡、刷手機等傳統進出站方式,“無感通行”只需乘客面向閘機屏幕,待系統核驗確認后直接過閘,無需停駐。這種方式可以顯著提高站內通行效率,更因解放了雙手,免去忘帶票卡、手機沒電,以及手提行李、抱小孩、打電話等造成的困擾,大幅提高乘客體驗。但是,在成都地鐵實現全線網“無感通行”,需要在千萬級底庫和高并發環境下,進行高精度、低延遲的1:N比對,技術挑戰和部署難度之高前所未有。
商湯科技打造的SenseFoundry Traffic睿途智慧交通平臺系統以SenseFoundry商湯方舟城市開放平臺為基礎,采用異構并行計算分布式架構,基于支付級百萬分之一誤識率的超高精度原創算法,通過各站點常客底庫與中心服務器完整底庫的并行檢索比對方式,可有效提升響應速度,同時簡化線網的部署復雜度,降低硬件成本。實際應用中,從信息獲取、識別、比對、支付到票務平臺的整個流程處理只需不到200ms,乘客過閘時沒有任何延遲感,有效緩解早晚高峰時的客流壓力。
不僅如此,閘機終端采用定制化商湯SensePass Pro一體機,乘客應用“無感通行”進站時無需取下口罩,并可自動檢測口罩佩戴狀態,保障疫情常態化防控階段的乘車安全。同時,得益于雙目紅外活體檢測技術,在復雜光照、多人等場景下的精準實現,系統也可避免偽造、照片等盜刷、代刷行為。目前,市民乘客通過成都地鐵App已經可自主選擇開通此功能,即可享受全線“無感通行”。
此外,隨著地鐵客運量的不斷增加,成都地鐵為應對車站安檢中存在的挑戰,還應用了智慧安檢系統。借助商湯科技領先的通用物體感知和視頻理解等AI技術,可提高地鐵安檢的反應速度和處置效率,讓地鐵出行更安全、更安心。
此次投入應用的成都地鐵“智慧乘客服務平臺”,是在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指導下,商湯科技與國內城市公共交通智慧平臺建設與場景運營領域的領軍企業智元匯合作打造。是商湯繼鄭州、西安、哈爾濱之后,落地的又一個千萬級人口城市的地鐵項目。智元匯智慧乘客服務平臺項目實施負責人蒲磊表示,“依托商湯科技在通用視覺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以及分布式架構等軟硬件協同能力,平臺在乘客體驗上帶來了突破和創新。未來將與商湯科技不斷深化合作,用AI技術為智慧軌道交通建設按下‘加速鍵’。”
除了智慧票務、智慧安檢外,商湯“智慧車站”系統也已在全國部分城市中率先落地。該系統能夠提供人群、客流統計等功能,以及人員摔倒、逆行、入侵、遺留物檢測等功能,提升車站運營的綜合分析和應急事件響應能力,從而提高整個車站的智慧運營水平。未來,商湯科技將依托SenseCore 商湯AI大裝置,針對地鐵站場景運營管理中的更多長尾問題,自動化、高效量產各類高質量算法,讓AI在數字空間中更大尺度地理解現實空間,為城市軌交構建虛實融合的革新管理模式,實現全面的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