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一年一度的脈脈“1024程序員嘉年華”正式拉開帷幕。本屆“1024程序員嘉年華”以追夢“程”長為主題,旨在為每一個懷揣科技夢想的職場人,帶來一次關乎未來的信息盛宴。
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脈脈在“1024程序員嘉年華”期間還增設了一個新的重頭項目,即聯合“亞馬遜云科技”等多個助力職人成長的商業品牌共同開設“AMA知無不言程序員專場”。10月18日-24日,該用戶互動活動同步登錄“1024程序員嘉年華”。
此次“AMA知無不言程序員專場”共開辟了六大分會場,包括:面經寶藏指南、碼農升職記、CTO練級指南、碼農跨界buff、健康保衛戰、未來科技大猜想。
脈脈邀請到來自互聯網、健康、科技、新能源等不同賽道中的技術大咖,以線上問答的形式,為脈脈平臺用戶帶來涵蓋面經、升職、技術、跨界、健康、科技等方面的行業經驗與職場建議。
作為職場社交賽道中的超級“獨角獸”,創立至今,脈脈在技術研發與創新上的重視,以及在為職場人營造交流、就業、進階環境上的投入,屢受業界關注。例如“AMA知無不言程序員專場”的推出,便是脈脈上超1億用戶直接感受平臺技術文化氛圍的一次體現。
本次“AMA知無不言程序員專場”中,一些如“硅谷更喜歡哪類候選人?”“除了技術,硅谷大廠面試還會考什么?”“面試谷歌微軟,語言要求很高嗎?”等問題不斷被脈脈平臺上一些準職場人所拋出,硅谷大廠面試官、機器學習煉丹師、知名互聯網博主甜菜欣欣知無不言,一一做出解答。
“大廠愿意培養新人,更看重候選人的可塑性;而小廠需要直接上手干活的,會考察候選人之前做過的項目;某N開頭的大廠只招有經驗的。”“除了技術能力之外,面試官也會注重候選人的溝通能力,以及測評候選人的品質。”“大廠喜歡招‘通才’General hire,重能力而非知識,語言不會卡得太死,推薦用Java、C++、Python這類常見語言。”
不止準職場人,即便是在職場中已摸爬滾打多年并已拿到一定職位的人同樣也會有自己要面對的難關。對此,原自如CTO、領英中國技術副總裁王迪以自己的經歷為原型做出了分享。
“很難說哪個階段最難,回顧比較重要的決策主要涉及戰略、產品、組織和文化,比如在產業互聯網公司,選什么人和不保留什么人,做什么產品,引入什么流程,創建什么組織,投入哪些資源,打造什么樣的工程文化,很多都需要決策。如果說迄今認為最重要的一次決策,應該說是加入前公司之初,決定用三個月時間快速高質量地擴建了團隊,為后續三年的發展打下了組織基礎。”
對于有的用戶提出的“在克服技術難題過程中是否會出現孤獨感”這一問題時,原小米頂尖人才、Apache HBase項目主席、小米開源委員會主席,現神策數據首席架構師的張鐸自謙稱,自己尚未真正遇到過需要獨自面對的情況。
“我覺得這也是做研究和做工程的區別。做研究,必須要解決別人沒有解決過的問題;而做工程,其實就是一定要避免死磕一個沒人解決過的問題,這樣搞時間就不可控了,可能明天就能解決,也可能好幾年也解決不了,那等你搞出來可能公司都倒閉了。”張鐸表示。
在一段對新技術、新趨勢、新未來的探討與思維碰撞中,本次脈脈“AMA知無不言專場”活動也在10月24日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
從程序員節被個別互聯網、科技大廠在2015年提議至今,這一專屬于特定人群的“數字節日”已度過了七個年頭,當大多數企業對程序員的關懷更多停留在實物層面,脈脈更愿意站在一個遠期角度為他們謀劃人生大業。
如何告別沉悶和枯燥,讓程序員們找到真正的釋壓通道;如何借助前人經驗,幫助他們實現職場進階;如何站在遠期角度,挖掘科技發展的未來方向……這些都是職場社區APP脈脈一直努力做、并要堅持做下去的事情。
帶著“成就職業夢想”這樣的企業愿景,脈脈正在用自己的獨有的方式演繹“科技為本”的新版本,這也讓“1024程序員嘉年華”的出圈成為必然。
未來,脈脈必將以不設限的創新熱情,不斷突破技術的邊界,憑借更加強大的勇氣、智慧與信念,在奔赴未來的道路上一往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