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電商報(ID:kandianshang),作者:電商君,授權轉載發布。
中國最牛外賣小哥,
一單外賣賺了馬云665億!
2018年4月,一個年僅33歲的年輕人以665億的價格,將自己讀書時創辦的一個品牌賣給了阿里巴巴。
這個年輕人叫張旭豪,他創立的品牌叫餓了么,這個665億的收購協議,可以說是阿里巴巴點的最貴的一份外賣。
收購完成后,當時,阿里巴巴對外宣稱,張旭豪將不再任餓了么CEO,餓了么新CEO是王磊(花名:昆陽),張旭豪出任董事長,同時兼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的新零售戰略特別助理。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董事長怎么都比CEO要大一些,但是很顯然,張旭豪的這個董事長,也意味著他對餓了么再也沒有直接掌控力了。所以,張旭豪也一直沒有業務性崗位接任。
一年后,有消息稱,張旭豪已擔任元璟資本投資合伙人——這個元璟資本是由阿里“18羅漢”之一的吳泳銘創立的,目前已投資了包括探探、每日優鮮、小電科技、ofo在內的一些標的。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中國最牛外賣小哥”張旭豪的動向,還有一個更聳人聽聞的流言:張旭豪投資了國家某頂尖科技產品,一戰就賺了上百億!
目前來看,張旭豪靠賣產品又賺了上百億無從考證,但是三年前這個年輕人幾百億套現離場是真的。
他的套現有多牛?
當年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離場,套現數目至今不詳,有說10多億的,有說幾十億的,但是不管套現多少,胡瑋煒在媒體的解讀下都是“眼前無路抽身早”的成功創業女性。
在一切都以成功論英雄的國內創業語境下,這么多人對一個沒有堅持繼續創業的“失敗”創業者給以熱烈的掌聲,也說明社會對事業成功的標準已發生改變:像戴威那樣坐失先機的人可能會成為笑談;像胡瑋煒、張旭豪這樣及時抽身離開、最終落袋為安的人,即使離場,也可以高昂著頭;像某些大集團創始人那樣即使離休也一直領著上億工資,則是企業的悲哀,當代企業家精神的悲哀!
送外賣經常被罵哭
很難想象,讓阿里巴巴甘心掏出665億的張旭豪,他的事業起點不過是一名外賣小哥。
張旭豪1985年出生于商家世家,從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大學本科讀的是同濟大學,碩士念的是上海交大,人生最壞的結局對于他而言,不過是回家繼承好幾個億的家產。
按照他當時的規劃,碩士讀完后他還要進一步深造,但是,一件偶然的事卻改變他的人生走向。
2008年,28歲的碩士生張旭豪有一次和同學結伴在上海交大的實驗室做實驗而錯過了飯點,等到想起要吃飯時才發現學校食堂已經關門了,打了很久附近餐館的電話,也沒有一個人接。更不用說像《功勛》中做實驗錯過飯點的屠呦呦那樣,有一個軍代表出現替她要來了兩個饅頭。
這時候有人說:如果可以從網上點餐就好了。
張旭豪心里一動:現在全國都沒有網上點餐的,但是按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速度,如今的淘寶搞得這么火,以后,網上點餐肯定會成為主流的餐飲消費方式。
換一句話說,現在做外賣,就有了先入優勢,說不定以后會成為這個行業的獨角獸!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幾個舍友一說,大家很快就躁動起來,剛好當時是假期,精力多到無處安放的幾個年輕人決定操持起創業大事。
作為拓展外賣業務的第一步,張旭豪決定先開發出一個訂餐軟件,就拉上了交大軟件學院的大神葉峰,加上其他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個臨時拼起的草臺班子就這樣開始運作了。
為了這次突如其來的創業,他們中的很多人的人生軌跡都跟著轉向了。比如說,碩士畢業后,張旭豪沒有繼續外出深造,一門心思地留在學校創業;合伙人康嘉為了創業,甚至義無返顧地選擇了休學;軟件大神葉峰當時已拿到微軟的offer,也毅然放棄到世界互聯網大廠工作的機會,沒日沒夜地在宿舍里寫bug……
2009年4月,這幾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推出了一個叫 “餓了么”的訂餐軟件,這在中國外賣發展史上,是值得濃抹重彩記載的一件事。
為了推廣業務,他們先承包了學校附近的一家餐館的外賣業務:將這家餐館的信息放在“餓了么”軟件后,只要有人打電話過來訂餐,張旭豪就會風風火火地騎著電單車奔走在送餐的路上。
以這家餐館為基礎,他們一家一家地上門拜訪,說服餐館老板,把附近的一些餐館逐步從線下搬到線上來。
出身商人之家的張旭豪,創業時沒有問家里要一分錢,還把自己準備讀博士的學費都搭了進去。
作為富家公子哥的張旭豪不管刮風下雨,都會拖著有些發胖的身體,滿頭大汗地將外賣送過去。
當時,外賣平臺還沒有電子支付,外賣送到后都是現金支付的。有一次,張旭豪從一個客人那里收回了一張假鈔!有時候,還有人在硬幣里混進一些游戲幣。
印象最深的一次,在一個下雨天,張旭豪送外賣到交大實驗室——交大實驗室很大,大到讓外賣員迷失,外賣到了后一般都是用戶自己下來取,但是當天那個客戶就是不下來,還劈頭蓋臉罵了他一通,罵到他都快要哭了。
張旭豪說,類似這種事,在創業初期經常遇到。
就這樣,靠著一點一點的積累,餓了么的名氣慢慢從上海交大向外擴散,公司的規模也由之前的幾個人發展到后來的上百人。
優秀的人都有一個特質
2011年,餓了么終于迎來第一筆投資,幾個大學生創業者總算有了新盼頭。
而隨著智能手機在國內的普及,互聯網侵入生活的力度不斷加大,外賣業務一下子站到了風口上,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張旭豪創立餓了么時對市場的洞見之深。
這個時候,進入到外賣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不到幾年的時間,這個市場就林立著諸如美團外賣、百度外賣、大眾點評、淘點點在內的玩家,行業的資源爭奪越來越白熱化。
這些對手,背靠著的都是BAT大廠,業務推開的速度非常之快。
2014年,在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混戰后,這個市場的主要玩家實際上只剩下兩個:餓了么和美團。
2015年到了, 餓了么和美團都相繼拿到了各自的融資,外賣市場的“最后一戰”在這一年展開了。
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改變整個戰爭走向的標志性事件:2015年10月,餓了么的盟友大眾點評突然倒向美團,美團在悄無聲息中完成與大眾點評的收購,這也意味著美團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商業生態。
這就相當于周伯通學會了左右互博,實力直接增加了一倍有余。
此后,美團士氣大振,開始搶占餓了么在全國的傳統地盤,而在美團的凌厲攻勢下,開始不斷引入阿里資金的餓了么不得不采取層層退守的策略。
雖然后來餓了么以重金收購了百度外賣,但還是難以挽回頹勢。
張旭豪明白,將餓了么全資賣給阿里巴巴,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所以,優秀的人都有一個特質:審時而度勢,不管是在進入還是退出,永遠都跟著趨勢走,才能全身而退。這事說起來簡單,真正做到的人,還是微乎其微,而張旭豪無疑是最成功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