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三五到十四五,發生了從信息化到數字化的巨大變化。有了數字化的支撐,將為企業帶來更靈活的技術架構,基于新技術的平臺,以數據和算法驅動的業務,更多的外部連接,更快速和更靈活的創新。
10月23-24日,在“2021商業創新大會”上,有40多家行業領先企業的數智化實踐。其中,可以看到不少大型國有企業的身影。比如:浙江省國貿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包鋼集團、中國振華電子集團、福建水泥、廈門鎢業集團、上藥集團等。
這些大型國有企業,通過用友BIP“穩態”加“敏態”的云服務矩陣,既能滿足企業穩態經營管理,以強健企業內核;又能實現敏態的商業創新,靈活響應外部變化。這就是商業創新的力量!
這些企業的數智化轉型路徑,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種:
一、數智化管理。
主要聚焦財務、人力、制造、供應鏈等內部運營管理環節,旨在應用數智化技術,實現管理運營數智化。強調員工能動、實時企業、管理智能化、組織靈動化、數據資產化,以降低各環節的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1,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省國貿集團已經歷了基礎夯實期與轉型升級期,當前處于管理提升期,對財務管理能力提升需求旺盛。計劃建設“多層聯通+平臺支撐+新技術全面應用”的共享信息平臺,滿足集團規范化、精細化、信息化的全面訴求。實現“打通信息通道、固化制度流程、強化信息運用”的目標。
集團財務共享項目一階段從2020年11月啟動至今,在用友與浙江省國貿集團的共同努力下,“1+4”財務共享平臺已初步建成。實現了“打基礎”階段目標,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整個財務共享平臺,目前已涵蓋費用管理、共享運營平臺、報賬平臺、作業平臺、集成平臺、資金結算、工作流平臺、憑證規則引擎八大塊內容,與周邊18個系統進行了集成,為整個財務共享體系日常運營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撐,也是國貿集團財務數字化轉型的重大成果。
2,中國核工業集團
中核集團是國務院批準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是國家核科技工業的主體、核能發展與核電建設的中堅、核技術應用的骨干。2021年是中核集團“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開局之年,中核集團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是中核集團十四五規劃財務工作的關鍵任務之一,同時也是落實集團新時代發展戰略和新時代財務職能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團以建設“核工業特色,央企一流”的財務共享中心為目標,根據集團公司成員單位數量多、分布廣、業態多樣、網絡環境復雜的客觀環境,確定中核集團財務共享“1+6+N”多中心一體化財務共享模式,積極探索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助力集團財務數智化轉型。
3,包鋼集團
包鋼集團,通過強化資金預算控制,深度融合業務經營,統一資金集中管控,高效金融資源統籌。資金集中管控:構建資金集中管理框架,統一賬戶管理,落實源頭管理;加強資金集中歸集體系,資金集中統一調度;升級資金預算管理:建立資金預算全流程管理,實現資金預算事前管控、事中監控、事后實時分析;業務資金一體化:通過與ERP、銀企/財企直連,打通業務到資金,資金到支付,資金到核算的完整鏈條;金融資源統籌:全集團融資信貸業務全流程管理,提高集團風險管控能力,增強融資數據預測能力,提高內部資金利用能力。
二、數智化經營。
包含智能運營的互聯網采購、以客戶導向的數字營銷、數據驅動的智能生產幾個重要方向。旨在通過應用數智化技術,實現數智化敏捷經營,更精準控制營銷通路和滿足客戶,并增加營收和利潤。
1、 中國振華電子集團。
振華集團是55家首批國家試點大型企業集團之一,現屬國家120家試點企業集團和國家520家重點企業之一。目前,中國振華已經構建高效的數字化統一管理模式,實現與上級公司CEC的聯動,完成從戰略管控到業務管控的變革,實現戰略、營銷、財務、運營等業務精細化管控,加速企業數智化轉型。
使傳統業務由手工紙質操作向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轉變,突破“數據孤島、數據煙囪”的鴻溝。
在業務上,中國振華提高了支撐多元化業務、促進產業鏈協同的有機整合能力;在管理上,有效支持了集團的戰略落地,提升了財務、人力資源、物資采購等業務管理能力;在運營上,提高集團運營效率,支持各子公司的業務協同;在決策上,以數據為基礎,支撐管理者高效決策;在信息和資源的獲取上,提高了信息資源共享和知識管理的能力。
2、 福建水泥。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大型水泥生產企業、國家520家重點扶持企業之一、福建省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依托于新一代水泥智能工廠,福建水泥實現了實現生產現場無人化,提高生產效率和安全環保水平;搭建工廠“物聯網”,實現生產設備智能化和網絡化;搭建智能設備“神經”系統,實現生產過程透明化;對智能設備進行大數據分析,實現生產數據可視化。
福建水泥認為,智能制造強調的是人工智能,也就是“自主”行動的能力!首先要擁有數字化制造和管理高效是基礎,而后要讓人工智能變成智能助手!智能制造業雖使每一項工作都在快速迭代,但也可以創造全新的崗位需求,要注重全新的技能培訓。如未來一個成功的巡檢工可能還得擅長讀取和分析數據,會讓一個門衛變得更聰明。節能降耗、智能工廠才是未來方向!要要致力于完善和改善現有生產線裝備,在工廠轉型和升級上發力。
3、 廈門鎢業集團。
廈門鎢業是福建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六大稀土集團之一。廈門鎢業意識到采購部門已不再是一個成本部門,而是利潤部門,需要建立戰略采購。因此需要建設一個適應戰略采購要求,兼顧整個供應鏈資源整合、優化,可持續降低采購成本,高效處理采購業務的集成化平臺。
廈鎢集團SRM系統規劃建設內容包含:供應商管理、采購需求管理、采購尋源管理、合同管理、采購執行管理、超市采購六大功能模塊。
供應商管理建立了完善的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對接天眼查、資質效期提醒、供應商認證、供應商評價實現了線上化、精細化、自動化、協同化管理;采購需求管理加強了采購計劃管理,增加預需求管理、實現需求自動分配流轉,提高采購效率;購尋源管理實現六種采購方式線上化管理,流程統一規范、過程陽光透明、審計更加便利可視;采購合同管理實現了采購合同模板化、在線化、協同化、電子化;采購執行管理實現了自動下單、協議直采、VMI訂單、超市采購四種下單模式,且實現發貨物流跟蹤,到貨質量協同,對賬開票在線協同,采購數據流轉業財一體化。
三,數智化平臺。
平臺是重要的架構支撐,通過數智化平臺可以讓企業輕松駕馭新技術,比如通過低代碼開發可以快速構建應用,通過云集成能力可以跨云互通及利舊,通過生態和開放能力可以快速獲取外部能力。可實現技術、數據、業務、智能中臺化改造,并繼承傳統IT架構的現有IT資產,實現IT架構升級、支撐前端應用創新。
在產銷分離的體制下,上藥集團不同的營銷單體之間和所有工廠,存在非常多的業務往來,內部實行內部結算的方式。會面臨數據分析、訂單交互、績效考核,以及不同的考核維度等問題,這需要一個統一協調的平臺工具。用友BIP幫助上藥集團進行產銷協同。一體兩翼平臺加速上藥內外部效率提升。使得每一個營銷單體和工業的交互,從原來線下的訂單模式,轉換為線上訂單。期間每一步都有數據的留痕,管理上的業務控制,對庫存異常跟蹤及預警,實現全局庫存共享及安全庫存管理。能夠盡量公平的給每一個單體帶來更大的積極性。上藥集團通過搭建數智化平臺,以主數據作為基礎,營銷執行系統、工廠的制造板塊作為執行系統,ERP作為業務系統,包含上層的數據分析等工具。以此打通四個基本環節:從原材料供應商到采購中心、從采購中心到制造板塊,從制造板塊到營銷,從營銷到客戶,使他們成為一個數據共享的有機整體。
面對“數智化、國產化、全球化”三浪疊加的戰略市場機遇,用友將引領企業服務產業,從ERP向BIP的發展變革。用友通過構建全球領先的商業創新平臺(BIP),服務企業數智化轉型和商業創新,成就千萬數智企業。助力國有企業在數字中國建設中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做大做強國有資本與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