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彥飛,授權轉載發布。
《沙丘》在中國火了,但又沒完全火。
10月22日,這部由經典科幻小說改編的大片國內上映,票房三天破億。不過,《沙丘》電影的熱映,似乎并沒有促使更多人翻開原著小說。在“太長不看”的閱讀氛圍下,許多人并沒有耐心讀完長達40萬字的六卷小說。
與此同時,有人在B站發布了《沙丘》小說系列視頻,介紹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全部看完僅需80分鐘。如果仍然嫌慢,還可以開啟二倍速播放。
面對渴望得到認知快感,卻不愿意投入時間精力的受眾,這套玩法早已被證明有效。三四年前,有人做了“84分鐘速讀《三體》”的視頻,至今播放量已接近1200萬。
用一部電影的時間,看完幾十萬、上百萬字的小說,只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但這還不是最離譜的。
抖音上,有人帶著觀眾,“5分鐘讀完”《戰爭與和平》《罪與罰》《復活》等名著。甚至有賬號卷了起來,宣稱“一分鐘看遍四大名著”。而這些違背常識的短視頻,點贊評論多達數百條,擁躉不少。
“速讀”視頻的泛濫,反映了快節奏社會中,閱讀功利化的不良傾向。
閱讀是構建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特別是讀名著,閱讀歷程往往漫長而艱辛,并不提供快餐式的精神愉悅。但在只爭朝夕的內容消費環境下,許多人不耐煩自己看書,更喜歡經由他人之口,記住幾段情節、幾個人名和幾句名言,便可在茶余飯后侃侃而談。
為了迎合口味,之前有五花八門的名著“縮寫版”大行其道,如今又有各類短視頻“帶你讀書”。沒有營養的內容大肆收割流量和金錢,真正的精神食糧卻在書店角落里吃灰。
過去幾年間,社會各界針對這一情況的批評聲不絕于耳,呼吁克服“太長不看”的懶惰思維、回歸深度閱讀,并得到許多人的響應。
變化之一是,越來越多的95后年輕人,正在重新捧起紙質書。
近日,北京師范大學發布《2021新青年閱讀報告》。報告顯示,在紙質圖書閱讀數據中,95后的新青年占比43.6%。
此外,過去一年間,95后人均閱讀紙質圖書5.3本,比2019年有所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4.7本。
這表明,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讀書并沒有淪為舊時代的消遣。讀者人群的整體年齡并未老化,年輕人甚至比上一代人更加喜歡讀書。
這屆年輕人格外熱愛買書屯書。
豆瓣有一個“買書如山倒 讀書如抽絲”小組,簡稱“山倒組”,是愛書的年輕人的聚集地。自2005年誕生以來,它已經吸引了超過56萬名組員。
“山倒組”成員最喜歡曬的,是滿滿一書架的大部頭。在這里,一口氣買下十幾本書,只是普通操作;擁有一整面墻的書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真正的大佬,會為了藏書專門買下一整套房子,站在“山倒組”的金字塔尖俯瞰眾生。
組員Jacqueline是一名英語老師,也是一位初出茅廬的藏書家。她屯了三四千本書,占滿了兩面墻壁,想要再塞入一本薄薄的地圖冊都十分困難。
Jacqueline在一則曬書帖子里說,“我還想過再多囤點書,成立個私人圖書館,找個愛書之人來做管理員,讓不怕麻煩的人幫著數一數?!?/p>
與多年前相比,買書已經便宜了許多,讓不少人的私人圖書館夢想更近一步。尤其是電商興起后,打折成為日常,書蟲們的消費壓力緩解不少。
國內圖書電商行業風云變幻,前有當當、亞馬遜,后有京東、天貓,如今又有拼多多加入戰局。熟記電商促銷節點和優惠玩法,是每一位“山倒組”成員的基本修養。尤其是在各平臺大促期間,如何在平臺設置的規則叢林中自由穿行、直奔目標,以最快手速搶下最高優惠,是組員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剛剛過去的開學季,是以95后、00后為主的“山倒組”成員的購書高峰期。恰逢拼多多在9月舉行第二季多多讀書月,覆蓋上千款書目,補貼出版社官旗優質書目,折扣力度驚人,組員紛紛抓住機會果斷出手。
組員安吉可在讀書月期間買了16本書,平均折扣2.8折。檢查一番后,她發貼說“全部安全”(即均為正版、書籍沒有瑕疵),并表示接下來要開始“抽絲”了。
書買的太多,“抽絲”卻緩慢無比,根本看不過來,最終長時間成為書架上的擺設,是“山倒組”成員的普遍難題。有人調侃,自打進了本組,砌墻的手藝是愈發純熟了。
但只要慢慢讀,書總有讀完的一天。即使看不完,僅僅是置身書海,也能感受到書籍本身寧靜而厚重的力量;古今中外的一本本經典著作伴隨身側、觸手可得,隨時可與古今中外的大賢神交一番,也能在潛移默化中洗滌人的靈魂。
正如“山倒組”在創組說明中所言,年輕人通過買書屯書,可以收獲書店風景與打折驚喜,尋書的苦、得書的樂以及舍不得買的酸,房間里書放不下的無奈,以及看著滿架的書的幸福。至于“看與不看,再說吧”。
年輕人拒絕文字快餐,回歸書籍的懷抱,折射出拓寬眼界、提升認知的渴求。而從95后的書單中,可以窺見當代新青年的精神世界。
從社交媒體的曬書帖子來看,小說仍是95后最喜歡的書籍類別。特別是《檀香刑》《三體》《嫌疑人X的獻身》等暢銷書,是年輕人書架上的常客。
此外,根據北師大最新發布的新青年閱讀報告,大部分95后正處于升學、求職等關鍵節點,對技能類、教輔類圖書,以及自我實現類書籍的需求也十分旺盛。
報告顯示,85后的中青年人群喜歡購買童書和中小學教輔,家庭消費特征明顯;在95后年輕人中,勵志、成功學類的書籍銷量增長迅猛,顯露出新青年初入社會的茫然和沖勁;00后更偏愛計算機編程、考試教材和外語類書籍,顯然是以學習為導向。
電商平臺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
今年9月底,拼多多在第二季多多讀書月結束后,發布了最受讀者歡迎的10本好書榜單。除了《萬歷十五年》《人生海?!返葧充N書外,有三本“教你做事”類型的書籍入選,分別是《窮查理寶典》《怪誕行為學》和《自私的基因》。
細究起來,這三本書并非一般意義的成功學讀物,而是金融、社會學等領域的科普著作;但這類淺顯易讀、看似能夠即學即用的書籍的暢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年輕讀者初入社會、面對復雜問題時,試圖從經典中尋求萬能答案的迫切心情。
另一方面,不同地區年輕人的閱讀習慣也有所不同。整體來看,一線城市新青年的看書時間更長,但低線城市新青年的購買量和時長增速更快一些。
根據北師大報告,2020年,每周一線城市的新青年要比三四線城市新青年多看30分鐘的書,但后者的閱讀時長增速更快,超過一線城市的閱讀時長的24%。
此外,下沉市場是國內圖書消費增長最快的區域,尤其是三四線以下城市和鄉鎮的新青年群體。其中,縣鄉鎮以下區域新青年用戶增長比例,比一線城市高20%以上。
這些地方的年輕人對于讀書的熱愛,進一步消弭了知識閱讀的城鄉鴻溝。拼多多此前發布的《2020多多閱讀報告》顯示,2020年農村地區收貨地址的圖書訂單量和交易額增速達180%,其中鄉村中小學增速為152%。
低線城市和農村一直是短視頻等新興內容消費方式的重點市場,小鎮青年們捧著手機,刷視頻、看直播,幾乎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但在報告中,他們展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比大城市的人們更加熱愛閱讀。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讀書,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各大電商平臺早已聞風而動。
以拼多多為例,僅2020年就有超過4億消費者在平臺上“拼書”。今年以來,拼多多繼續加碼圖書電商,分別在4月和8月舉行兩季多多讀書月。
據拼多多相關負責人介紹,拼多多的“多多讀書月”除了將數百萬冊圖書納入百億補貼外,還在每季分別投入5000萬元讀書基金,與國內出版社一起推廣平價好書,推動知識普惠。
此外,針對新青年愛看名著的特點,“多多讀書月”在書目選擇上頗費工夫。它組建了由十多位資深編輯組成的圖書挑選組,從國內外各大圖書獎項及暢銷榜單中,遴選出上千款優質書目,并結合出版社庫存、讀者需求等即時數據,持續滾動補貼。
上述負責人透露,兩季多多讀書月均受到讀者好評,效果超過預期,每季均吸引上千萬消費者參與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活動期間,來自鄉鎮農村的訂單占比超過兩成,城鄉“閱讀平權”初見成效。
除了電商平臺外,出版社也從年輕人的讀書熱情中受益匪淺。
多多讀書月期間,許多讀者養成了“發現式買書”的習慣,在購買一本書后,沿著平臺推薦的脈絡,持續購買整個系列叢書。據統計,30%消費者購書5本以上。
新的消費習慣,顯著拉升了平臺上各大出版社的銷量。其中,商務印書館官旗店的圖書拼單量已超6萬件,上海世紀出版官旗店的拼單量超7萬件,兩者分別積累1~2萬店鋪粉絲。
此外,圖書C2M(反向定制)模式也開始加速發展。
多多讀書月期間,天地出版社的《浮生六記》單月銷量達到四萬冊,數次緊急加印。天地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出版社以最低價格直接向讀者供貨,期間多次加印,具備去庫存、去中間商、以量定產的特點,使各方價值最大化?!拔艺J為,這可以視作圖書界的C2M模式雛形?!?/p>
對于95后的年輕人而言,電商平臺的大力補貼,再加上出版社推出更多經典書目,都有助于實現紙質書自由。三者形成良性互動,共同創造社會價值。
在人們的注意力被各種應用切割成碎片后,書籍和沉浸式閱讀的魅力并未稍減,反而在內容消費的大浪淘沙中愈發閃光,不斷吸引年輕人投身其中。一本真正的好書,不僅讓年輕人心甘情愿掏腰包,還會促使讀者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
這也意味著,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太長不看”只是抱怨和吐槽,而非年輕人衡量內容優劣、判斷是否讀下去的標準。95后年輕人正在重新定義內容消費的新時尚,他們重新發現了閱讀價值,并借此鍛造精神盔甲。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代中,歷久彌新的書籍正成為年輕人的思想港灣。